日前,美國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短短一個半月內,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地帶共有將近2000名移民兒童被美國當局強行與父母分離。一些批評人士稱,美國政府此舉史無前例。但這并非美國政府首次如此行事。美聯社近日披露,歷史上,美國政府屢屢找各種借口拆散家庭、制造骨肉分離。
印第安兒童被強行“美國化”
從16世紀到18世紀,西方殖民者把約300萬非洲黑人兒童運往美洲充當奴隸。在西非一些地區,綁架是西方殖民者獲取兒童奴隸的一種流行方法,孩子們在農田干活、在郊外散步或在遠離父母視線之外玩耍時被綁走,他們再也無法見到自己的父母。在橫渡大西洋的數月旅程中,奴隸兒童死亡率很高,許多人死于疾病,殖民者甚至把生病的孩子拋下船去。到18世紀中葉,北美種植園主更愿意進口青少年奴隸,因為年少的奴隸能活得更久。在美國廢除奴隸制之前,黑人奴隸的孩子生來就是奴隸,可以由主人隨意出售。奴隸家庭通常會舉家逃跑,但他們一旦被抓回來,輕則遭受嚴厲懲罰,重則甚至會被處死。
美國南北戰爭之后,奴隸制廢除。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很多印第安人家庭也像黑人家庭一樣慘遭拆散。1890年,美軍在印第安戰爭最后階段實施傷膝河大屠殺。屠殺過后,美國政府強迫土著家庭把家里的孩子送到政府或教會辦的軍事化管理寄宿學校。用卡萊爾印第安工業學校創辦者理查德·普拉特上尉的話來說,美國政府的目的就是“殺掉這些孩子體內的印第安因子,拯救他們”。根據統計,全美各地大約有150所這樣的印第安人學校。校方要求土著兒童留短發、不準說任何土著語言,校方還強迫土著兒童信奉基督教,企圖通過灌輸白人習俗和歷史使他們“美國化”。當這些土著兒童返回家中時,他們的父母幾乎認不出他們了。
20世紀初,美國一些州政府有時會把兒童從貧困家庭中帶走,并把他們安置到孤兒院。歷史學家邁克爾·凱茲編著的《在救濟院的陰影下:美國社會福利史》一書中這樣寫道,20世紀二三十年代,改革者提倡兒童不應與家人分離的觀念。然而,地方政府仍然會以貧窮為借口,將印第安人家庭和黑人家庭的孩子從父母身邊帶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爾克姆·艾克斯在自傳中回憶,他的父親是一名直言不諱的黑人牧師,在他6歲那年,父親遭謀殺,母親艱難地養活一家人。社會工作者來到他家,強行帶走他和兄弟姐妹。他從此在不同的寄養家庭和寄宿所生活,母親在孩子們被帶走后精神崩潰,被送進精神病院。
墨西哥移民被驅逐出境
1929年,美國陷入經濟大蕭條,美國國內對移民的敵意迅速增長。勞工部長威廉·多克認為,驅逐非法外國移民能減少救濟支出及為本國出生的公民騰出工作崗位。墨西哥社區成為首要打擊目標。胡佛總統公開支持多克的方案,增加245名特工協助驅逐50萬外國移民。
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美國多個州紛紛展開驅逐行動。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地方政府參與了大規模驅逐墨西哥移民和墨裔美國人的活動,這個人群被指責為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在墨西哥移民聚集的洛杉磯市,警察大規模突擊行動,先封鎖東洛杉磯墨西哥社區的所有出口,然后誘騙社區里的移民聽從政府安排,設法將移民成群押上火車或公共汽車。在驅逐高峰期過后,洛杉磯地方政府再次威脅要驅逐“1.5萬到2萬個家庭”。在30年代這輪驅逐大潮中,約有50萬至100萬墨西哥移民和墨裔美國公民被驅逐出境。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墨西哥裔研究教授弗朗西斯科·鮑爾德拉馬與學者雷蒙德·羅德里格斯合著的圖書《十年背叛:20世紀30年代墨西哥裔遣返》指出,很多擁有美國公民身份的墨裔美國人妻離子散,當時一些家庭會把孩子藏到親戚家,以防止孩子被遣送至他們從未踏足過的外國,許多孩子從此再也未見過自己的父母。
日裔青年被征召入伍
出于對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基地的報復,1942年2月1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著名的第9066號總統行政命令,將全美約12萬日本移民和日裔美國人關進拘留營區,據估計其中3萬是兒童。1943年4月,內政部長哈羅德·勒克萊爾·伊克斯在寫給羅斯福總統的信中指出,日裔拘留營區的情況很糟糕。紀錄片《營區的孩子》描繪了當年日裔拘留營區孩子們與父母一起被拘留
受到的創傷。若月·休斯敦出生在一個日裔漁民家庭,她在1973年出版的回憶錄中寫道,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后,她的父親被聯邦調查局逮捕和毆打,隨后被關進監獄。第二年,她也被送往拘留營區。過了一段時間,美國政府要求日裔進行效忠宣誓,以區分忠誠的日裔美國人和潛在敵人。年輕的日裔美國人面臨兩個選擇,宣誓效忠美國會被征召入伍,如果不這樣做將被驅逐出境。盡管日裔青年不愿同家人分離,但為了證明自己和家人對美國的“忠心”,他們只好選擇參軍奔赴戰場。
二戰期間總計有2萬名日裔男子和很多日裔女性參加美國軍隊,著名的美國陸軍第442步兵團由第二代日裔美國人組成,該團征戰意大利、法國南部和德國戰功卓著,8次獲得總統集體嘉獎。但另一方面,許多年輕的戰士血染沙場,再也回不到父母身邊。例如,旨在貞雄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被關押在孟薩那拘留營區,為證明他們一家人對美國的忠誠,他加入了第442步兵團。1945年4月5日,他在意大利塞拉韋扎前線為救戰友犧牲,戰死后被授予美國最高軍事榮譽勛章。
?
?
?
相關鏈接:
新聞分析:“美國優先”加大美歐離心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