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需要牢牢把握新型國際關系“三原則”。
作者:司春燕
司春燕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項重要內容。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時指出,要加強黨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準確把握當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這一重要論斷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需要牢牢把握新型國際關系“三原則”。
相互尊重。中國有句古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國際社會應該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話合作”。世界各國不論歷史長短、地理位置,也不論其大小、強弱、貧富,其國際地位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應該相互尊重,共同參與國際事務,各國都有根據本國歷史、現實、國情與人民的需要自主選擇其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道路的自由與權利,各國之間都應當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共同維護各自及他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相處。但是當前國際社會卻因歷史遺留的宗教、民族、領土等爭端與現實利益之爭互相交錯,導致各類沖突頻頻發生,戰火此起彼伏,特別是一些國家堅持冷戰思維,熱衷于強化和擴大軍事聯盟,動輒對別國炫耀武力、甚至動用武力,結果嚴重破壞了國際社會的安寧。
在這種國際形勢下如何做到相互尊重?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實踐為世界各國發展國際關系提供了典范。上海合作組織繼承和弘揚了中國外交及其他各成員國外交的優良傳統,推進全面合作,相互支持,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不斷擴大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不斷深化“一帶一路”合作,這充分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并在歷史上首次將中、俄、中亞國家結合在一個利益共同體內,使他們能在其框架內最大限度地縮小分歧及其負面影響,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和鞏固共同利益,存異之上求大同,使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公平正義。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公平正義是世界各國人民在國際關系領域追求的崇高目標。在當今國際關系中,公平正義還遠遠沒有實現”,國與國之間總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系,必須遵循公平正義原則,也就是說,在處理國際關系時,使各成員國達成共識得到締約國際組織的認同,使世界各國在處理國際關系中得最廣泛的支持;在調節各種利益關系和處理各種矛盾時,使絕大多數成員國受益。
進一步講,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世界各國都要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不管國際格局如何變化,世界各國都要在國際事務中始終堅持平等民主、兼容并蓄;不管全球治理體系如何變革,世界各國都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合作共贏。中國古代有這樣的至理名言:“察勢者智,順勢者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應該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國際間交往往往以合作共贏是目的,而要達此目的,前提與基礎是互惠互利,沒有互惠互利這個前提與基礎就不會有合作共贏,即便由于種種原因一時間實現了合作共贏,但也不會長久。世界各國既是友邦,又是世界大家庭中的成員,合作空間極為廣闊,完全可以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既立足當下,又面向未來,大力發展貿易往來,全面實現合作共贏,努力開創友好合作的國際關系新篇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