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濕地秀出“國際范”
——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系列報道(一)
傍晚,市民游客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的親水棧道上賞花、看魚。 記者張俊其 攝
水清岸綠,美不勝收的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碧波蕩漾,重點保護動物紛紛安家的五源河濕地公園;水草豐美、有千年農耕文化的潭豐洋濕地;風景秀美,丘陵森林田洋一應俱全的新舊溝鄉村濕地……在海口,海、河、湖孕育了豐富的濕地資源,讓這座南方濱海“水城”成為了奇妙豐富的“濕地博物館”。
為了保護珍貴的濕地資源,去年以來,海口打響了濕地“保衛戰”,高位推進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不僅是五源河濕地公園、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上榜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名單,海口更是獲得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
如今,兼具鮮活的人文傳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海口濕地正在向世人揭開她美麗的面紗,秀出滿滿的“國際范”。
高位推進 抓好濕地保護修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口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近年來,海口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全力推進濕地保護和濕地修復,陸續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與若干管理規定和方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濕地城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進,成立“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強化責任分解、落實到位;多次召開濕地保護修復相關會議,研究部署濕地保護修復相關工作或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并實施《關于成立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和《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文件,為全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奠定了組織保障、明確了工作思路、制定了目標任務。
此外,我市還逐步完善綜合協調、分部門實施的濕地保護管理體制,建立起以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局、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四個區級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為基本構成的濕地保護組織管理體系。各區政府及濕地保護管理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協作,濕地保護合力的形成,為實現濕地保護修復目標任務提供了保障。
擦亮招牌 創建國際濕地城市
國際濕地城市是由聯合國旗下國家政府間機構——國際濕地公約組織評估認證,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生態成就,是目前國際上在城市濕地生態保護方面規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個獎項,是一塊國際生態招牌。申報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是海口擴大國際影響,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徑之一。
去年9月,海口市獲得了我國政府向《濕地公約》秘書處提交認證國際濕地城市遴選提名資格,成為全球首批入選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城市。
按照《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暫行辦法》,國家林業局每三年組織開展一次認證提名。今年9月,國際濕地公約組織將在迪拜召開締約方大會,對申報城市進行評估表決。
“海口作為‘一帶一路’倡議重要支點城市,通過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將有力促進我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升海口良好的生態環境這一發展核心競爭力,持續塑造海口的生態名片,全面提高海口市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中心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知名度。”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中,明確了在規劃期內,海口市將建設東寨港濕地自然保護區、海口灣國家級海洋公園和北港島國家級海洋公園,打造4個國家濕地公園和3個省級濕地公園以及45個濕地保護小區、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確保到2020年,濕地總面積穩定在29093.09公頃以上,濕地保護率在50%以上;至2025年,濕地總面積達到31918.09公頃,濕地保護率在60%以上。
搭建平臺 發動各界共同出力
日前,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掛牌成立,不僅意味著海南省有了首個濕地保護協會,也體現了民間和社會團體的力量開始全面介入到海口濕地保護中來,海口濕地保護力量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近幾年來,海口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特別是今年,海口在積極創建國際濕地城市,這就需要有配套的協會來支持政府開展相關工作。”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籌備組成員之一的黃文明介紹,今后,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將通過組織志愿者活動,舉辦攝影、征文等市民喜聞樂見的濕地宣傳活動,讓濕地保護理念深入民心。
據悉,目前,海口濕地保護志愿服務工作已經常態化和專項化,海口濕地保護服務隊日漸壯大,四個區有超過54支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初步統計,目前已有9000多名濕地保護志愿者。
譚昭媛是龍華區追鷺環保志愿服務隊的一名志愿者,她和隊員們會定期在美舍河周邊巡邏,清理垃圾,同時宣傳《海口市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引導河邊居民愛護環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的生活習慣改變了很多,也有了保護濕地、保護母親河的意識。”
遵循特色 打造濕地多樣化
13000年前,位于海南島北部地區的瓊北火山群完成了最近一次噴發,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羊山火山熔巖濕地。羊山濕地涵括了淡水泉、河流、洪泛區、沼澤、湖泊、池塘、水庫等濕地類型,堪稱“濕地博物館”。
為體現羊山濕地特色,《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首次提出了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規劃,填補了多用途管理區這一保護形式的空白。“羊山地區,老百姓在落水的時候種一季水稻,在漲水的時候就把它做為田洋。這種特點在濕地保護中一定要遵循,讓老百姓真正從濕地保護中能夠得到實惠。”海口市濕地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明祥表示,對于羊山濕地的保護和利用,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按步驟、分區域推進。
海口濕地,當前在規劃和建設中都在遵循著各自的特色來打造,搖曳著各自的風姿,成為一道道獨特的風景。
?
相關鏈接:
壯大志愿隊伍守護濕地夢想 海口濕地遍開志愿之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