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資產變資本,村民變股東”
真金白銀分到手 改革紅利甜心頭
“現在家里人都在從事服務業,收入不錯。上次村里分紅我家領了4000多元。”6月28日,回想起今年1月27日瓊山區鳳翔街道尚道村舉行的2017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分紅大會,村民吳良生高興地對記者說。
自2017年承擔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以來,瓊山區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農業農村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激活了農村的“一池春水”。
為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瓊山區選擇資產量較大的鳳翔街道鳳翔社區、五岳村及資產量小的三門坡鎮龍盤村扶南村民小組作為第一階段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居)。三個試點的村(居)共清查出資金2584.96萬元,資源性資產2496.25畝,經營性資產989.42萬元,非經營性資產3897.21萬元,債權2169.89萬元,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3015人。
各村根據實際情況,由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議定股份種類、股權占比以及折股量化到成員、落實到戶具體方案,將經營性凈資產全部量化到成員,實行一人一股。同時,對成員股采取只確定股份數量不確定股份股值的方式,保障成員股股值隨集體資產的增值而增值。此外,股份經濟合作社依照規定比例和程序,從可分配利潤中提取集體公積金、公益金用于集體經濟發展和公益性事務,然后再進行股份分紅。
通過改革,瓊山區讓資產變資本,村民變股東,從“共同共有”到“按股享有”。村民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股東。今年1月27日的分紅大會上,“大家都有份,干活也有勁!”吳良生笑著說。
尚道村是瓊山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第一階段試點之一,轄區面積1331.66畝,總農戶181戶,人口739人。該村把集體的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權和收益權,保證了農民股份收益。同時,尚道村利用土地承包、建成店面出租等方式,將閑置資源轉變為資產,2017年下半年經營性資產收益1085891.96元,該村總共有成員股739股,年終每股分紅650元。
改革激活力,古城盡是春。如今,瓊山區試點村和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真正實現“政經分離”,村集體的經營性收入嚴格實行年初預算,重大事項由成員代表大會討論,監事會監督執行;村集體資金的使用以及資產資源處置權交還村民,村級事務“全民參與”,現在的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短短半年時間,改革就帶來了鄉村的大變化,有收益的村全部實現了分紅。“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好政策,給我們帶來了‘真金白銀’,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村民吳坤弼說道。
瓊山區委書記陳昊旻表示,將進一步務實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貢獻瓊山力量。
相關鏈接:
海口:城市更新“五化”先行 不斷構建生態文明畫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