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存社區黨支部發揮基層黨組織示范作用,以黨建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
黨員帶頭干 干出鄉村新氣象
開欄的話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強化村(居、社區)黨(總)支部管理和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加快澄邁經濟建設發展步伐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切實增強基層黨(總)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和黨員干部隊伍的戰斗力、執行力,2017年底,澄邁縣委對全縣186個村(社區)黨(總)支部和5個居黨總支部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并評出了考核情況較好的10個七星級黨支部。從本期開始,澄邁新發展將逐一為讀者介紹10個七星黨支部,從鄉村振興、鄉村變化中感受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量。
翠湖青野,綠蔭小道,錯落有致的屋舍,寬敞通暢的道路,條塊分明的農田,田園風情、旖旎風光……走進澄邁縣大豐鎮才存社區,清新的氣息迎面而來。
“以前我們才存社區道路坑坑洼洼,村民出行不便不說,村里垃圾還肆意丟放,生活環境很差。現在,村里的道路、水電、房屋以及公共場所都經過了綠化美化亮化,我們住得很舒心!”見到記者,才存社區的村民們驕傲地談著社區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2015年,大豐鎮黨委提出在才存社區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計劃將才存社區打造成為縣級乃至省級美麗鄉村示范社區。為實現此目標,兩年來,才存社區黨支部積極探索,發揮基層黨組織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實現了社區大變樣。
以黨建為引領 謀劃建設美麗鄉村
“黨建引領 黨員示范 鄉風文明 鄉村振興”,這是近年來才存社區黨支部所確定的總體發展思路。什么樣的村莊是美的?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多群說:“就得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立足于社區的發展實際,才存社區黨支部提出“黨建+美麗鄉村”的新發展思路,制定了詳細的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另一方面,社區黨支部積極爭取資金用于修建和完善社區籃球場、健身場、文化室、黨群服務中心等公共活動場所,并添置各類基礎設施,較大程度改變了社區公共基礎設施不健全等問題。
為充分發揮社區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才存社區黨支部建立了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將黨員日常參與組織生活、履行義務、服務群眾和發揮作用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全程積分,進一步維護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除此之外,才存社區黨支部還積極組建了一支“團結互助、樂于奉獻”的黨員志愿者隊伍。在才存社區衛生整治、法律宣傳、便民服務、紓難解困等各項工作中,無不活躍著這些黨員志愿者服務的身影,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也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魚水”關系。
亮出黨員身份 帶頭創建幸福家園
共有365戶1297人的才存社區有正式黨員40人。在每位黨員的家門口,一塊塊鮮紅色的“黨員家庭戶”標識牌讓黨員亮出身份。
“以前,村里誰是黨員,有多少名黨員,做了什么事,大家都不是很清楚。現在掛上牌后,群眾看得一清二楚,既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也方便群眾監督我們的一言一行。”吳多群介紹,開展“共產黨員家庭戶”掛牌亮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達到以黨員帶動家庭、以家庭影響社會的效果。此外,在才存社區村道兩旁,還不時可見紅色的“認領牌”,上面清楚地標注了這一區域由哪些黨員認領、負責哪些工作等。這是才存社區黨支部為維護社區生態環境,將社區公共區域交由黨員自愿認領并自愿開展巡邏、維護的新舉措。
“通過黨員帶頭干,干給群眾看,才存社區逐漸形成了文明鄉風,隨意傾倒垃圾、車輛亂停亂放、家禽家畜散養等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社區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吳多群說。
推動鄉村振興 共享產業發展成果
鄉村要振興,離不開產業發展。在才存社區,徐取俊是發展產業的“領頭雁”,是村民口口稱贊的青年表率。
2012年,徐取俊辭去年薪20多萬元的工作,回到才存社區做了“職業農民”,建立了澄邁才存益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他帶著村民利用村里的閑置土地發展農業休閑采摘園、名貴樹種園、冬季瓜菜種植基地、特種養殖基地等項目,成了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依托于合作社,才存社區走上了以種養殖業和鄉村旅游業為主的產業化發展道路。目前,在才存社區東頭,已經建設起供游客休憩、用餐的服務中心。在社區的西邊,也建成了一片種植園,種有多種熱帶水果和景觀樹。
“美麗鄉村”“積分管理”“志愿服務”“黨員家庭掛牌”“公共區域認領維護”“鄉村振興發展”……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不斷筑牢了才存社區基層黨組織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基石作用。接下來,才存社區還將在社區黨支部的帶領以及黨員的示范引領下,按照共享農莊規劃,做好農業休閑觀光、房屋改造利用等工作,繼續朝著“鄉風文明 鄉村振興”的目標邁進。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每年3000萬元扶持特色農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