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來到海口龍華區龍泉鎮富偉村,跟隨貧困戶韋含就來到他的果子貍養殖基地。還未走近,韋含就示意,“噓,果子貍在產崽呢。”韋含就告訴海口網記者,這些果子貍都是政府幫扶的,被他視為珍寶一般。他飼養的果子貍毛色光亮,肥壯健康。“一只果子貍能賣1000多元,就指望它們發家致富了。”說著韋含就喜上眉梢。
韋含就是龍泉鎮富偉村的貧困戶,一直以來,他和妻子陳金娃靠打零工維持生活,一年收入不多,家里4個孩子都在上學,光學費和生活費就遠遠超出了家里全年的收入。入不敷出的窘境,讓一家子人過得步履維艱。轉機發生在2016年,被列入精準扶貧對象貧困戶后,政府送來了50只雞苗和24只果子貍。“當時幫扶干部問我有什么養殖需求,我聽朋友說養果子貍產業效益高,就提出了申請。”韋含就滿臉喜悅地告訴海口網記者,自從政府送來果子貍后,為了不辜負幫扶干部們的一片苦心,他開始研究養殖技術,決心要把產業做好。
因未曾接觸過養殖,最初的果子貍喂食、繁殖都成問題,韋含就沒日沒夜的守在果子貍旁邊,有時它們飽了,他卻還餓著。此外,韋含就還虛心向技術人員以及村里有養殖經驗的村民請教,每一期脫貧致富電視夜校都不曾落下,每一期培訓班都積極參加。目前,他養殖的果子貍已經發展到了33只。
正說著,韋含就不放心地往欄舍瞅了幾眼,“我這些寶貝啊,怕生,一看到陌生人就會來脾氣。”兩年來的相處,讓韋含就對果子貍的習性了然于胸,為了避免果子貍躁動不安,他每次來都會特地穿上它們熟悉的衣服。為了讓果子貍長得更好,他每日都打掃籠子,采摘新鮮的水果飼養。
在韋含就家里,不大的房子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墻角,放置著一把錘子。“那是我以前做臨時工打石頭用的,現在有了產業,用不到嘍!”韋含就笑著說,被列為貧困戶以來,除了市、區、鎮、村四級幫扶責任人一直關心其發展以外,他們一家還受到許多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時常到家里看望和鼓勵。
“感謝政府對我們進行教育幫扶,每年都發放教育補貼,讓我減輕了一大筆負擔。”韋含就說。據悉,經過兩年多的奮斗,韋含就養殖的雞、種植的檳榔都已產生效益,大兒子工作穩定即將成家,二兒子剛剛大學畢業準備找工作,老三、老四還在發奮讀書。
提及對未來的計劃,韋含就眼里充滿憧憬,“目前我果子貍一只都沒賣呢,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好好發展產業。我們有手有腳,自己可以把日子過好。”
“他們一家做到了將立智和立志相結合,勤勞致富,為貧困戶樹立了榜樣。”看著韋含就飽滿的精神面貌,富偉村干部韋含登感慨道。據介紹,富偉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9戶,2015年以來,政府從產業、教育、危房改造和轉移就業等方面對他們進行了幫扶,目前已全部脫貧。
記者鐘元韜 通訊員鄧璐璐
(海口網7月2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舉辦扶貧專場招聘會 讓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