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細管理謀特色 點亮海口夜生活
——聚焦海口夜市便民服務(一)
①海大南門夜市吸引眾多市民游客。見習記者 李天平 攝
夜幕降臨,海墾花園夜市燈光璀璨,婆娑的椰影下,三角梅艷麗綻放,美食飄香,格外熱鬧;
金盤夜市里,各色美食香氣撲鼻而來,明亮的美食檔口前人流如織,扎啤廣場、水果店、早餐店……多元業態,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娛樂消費。
炎炎夏日,夜市火熱。海口在推進城市更新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全市一盤棋思路,大力發展夜市經濟,高標準新建改造夜市,豐富15分鐘便民生活圈功能,打造全域旅游接地氣的旅游新名片,不斷提升市民游客的獲得感、幸福感。
②海墾花園夜市美輪美奐的燈光效果。 張洋 攝
新風景 升級改造推動夜市蝶變
“來海口,這個夜市是我必去的地方。”6月29日,年近40的李佳明是來自湖南的資深驢友,時隔一年之后再次走進海大南門夜市,美麗新夜市中的美味還是他記憶中熟悉的味道。“大飽眼福,大飽口福。”
“以前桌椅也比較矮,大家坐著小板凳吃東西,現在搬到路中央不僅更寬敞了,桌椅也更高更多,坐起來舒服多了。”細心的李佳明發現,現在的海大南門夜市“顏值”更高了,人氣也比以前更旺了。
海大南門夜市的“蝶變”,不僅外地游客看得真切,海南大學的學生們更是其蛻變的見證者。“夜市就在我們學校南門,就像‘第二食堂’一樣經常會去吃。”周振偉來海大上學兩年多了,他清晰記得,曾經的夜市雖然也很熱鬧,但存在規模小、設施簡陋、布局較為混亂、車輛停放較無序等問題。
“改造好后,我和宿舍的小伙伴第一時間就過來了,許多熟悉的小吃都還在,比以前干凈整潔了很多,規模也變大了,更加寬敞。”周振偉說,尤其是小吃檔口餐車上新增的紅色小燈籠,看起來很舒服,讓人感覺既溫暖又很有人情味。
7月1日晚,走進海墾花園夜市,各色美食香氣撲鼻而來,明亮的美食檔口前人流如織,扎啤廣場、水果店、早餐店……多元業態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娛樂消費。然而誰能想到,這里曾是一個簡易搭棚營業的燒烤廣場,因噪音、油煙及環境衛生問題屢遭周邊居民投訴。
去年11月,海墾花園夜市按照“五化”工作要求,借鑒臺灣夜市的成功經驗,充分論證、統一規劃、合理分區,并對檔口進行統一設計,升級亮化工程,打造觀光型、環境友好型夜市。今年6月4日,夜市正式開業迎客。開業以來,平均每晚客流量5000人次,人氣爆棚。
乘著城市更新東風,海口夜市進入蝶變快車道。目前,龍華區金盤特色夜市和海墾花園夜市、瓊山區福地美食街特色夜市和瓊山區文壇路特色夜市(特色美食創業廣場)、美蘭區海大南門特色夜市和東湖嘉豐特色夜市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秀英區美俗路特色夜市已完成主體建筑施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龍華區濱濂特色夜市已完成主體建筑施工;秀英區秀英小街特色夜市、龍華區電影公社特色夜市已確定選址,并正在開展建設前期準備工作。
新秩序 科學擘畫夜市發展藍圖
夜市為什么要升級改造?記者了解到,過去海口有小吃夜市街8處,包括海岸路便民點、海大南門夜市一條街、綠園路風情一條街、騎樓小吃街、泰龍城小吃街、潮立方美食街、金盤夜市、電影公社夜市等,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數量少,整體環境一般,車位緊張,難以滿足市民游客的休閑消費需求。
為加強特色夜市的規劃引導,強化整體統籌,海口按照規劃先行、合理布局、依規建設,一張藍圖干到底的工作思路,2017年4月由市規劃局通過對全市現有夜市的全方位調研,綜合城市規劃、土地屬性、商圈布局、市場需求等因素,編制了《海口市美食街區近期建設布點方案》。此后,經兩次修訂后,《海口市2017年特色夜市建設工作方案》形成,確定2017年內建設秀英區美俗路特色夜市、秀英小街特色夜市,龍華區金盤特色夜市、海墾花園夜市、濱濂特色夜市、電影公社特色夜市,瓊山區福地美食街特色夜市、文壇路特色夜市,美蘭區海大南門特色夜市、東湖嘉豐特色夜市等10處夜市。海口特色夜市建設進入了布局合理、科學引導、發展有序的良性軌道。
海口夜市建設是經過科學論證的,堅持四項原則:一是均衡布點,根據片區人口密集度和服務半徑進行設置,以滿足中低消費要求和解決困難人員就業;二是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和景觀特色,對夜市街進行整體提升;三是周邊評估,結合控規,考慮與周邊用地的關系,結合片區控規要求,避免造成相互不利影響;四是交通順暢,車位充足,考慮交通出入的通達性和便利性,避免造成擁堵,同時,應留有充足的用地或停車設施滿足車位停放的要求。
夜市蝶變需要科學的規劃,更要精細建設。海口瞄準短板環保先行,著力建設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夜市。在海墾花園夜市,規劃建設中始終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放在首位:排污方面,由水務部門指導按規定申請排污許可證,完善排污設施,加設9個隔油池,集中過濾處理;油煙方面,在每個攤位廚房建設凈化管道接口連接到主管道,集中凈化排放;餐廚垃圾方面,與海南神州沼氣公司簽訂協議,進行統一收集、無害化處理,通過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解決了原先存在的環境衛生問題。
新飯碗 民本夜市溫暖困難群眾
升級改造換新顏的夜市,不僅成為城市亮麗風景線,也彰顯著一座城潤物細無聲的溫暖。
鐘定全是海墾花園夜市經營燒烤的攤主,每天按時出攤,顧客越來越多。對于這份工作,他倍感珍惜。多年來,他和妻子靠著打零工維持生活,收入不穩定,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開銷不小,他這個家庭“頂梁柱”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能進到夜市工作,特別感謝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一家人生活有了穩定的‘飯碗’,離家也不遠,照顧孩子也方便。”鐘定全說,在他們的推薦下,得以進入海墾花園夜市經營,還能享受優惠的租金,現在生活越來越有奔頭,“海口真是個暖心的城市,非常關心我們這些困難群眾的生活,我要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讓大家吃上放心可口的食品。”
海墾花園夜市的建設,一方面滿足了周邊近8萬人口的飲食、娛樂等需求,豐富了周邊居民群眾的夜間生活,另一方面為海墾轄區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目前,共有鋪面和攤位近230個,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同時,管理方拿出30%攤位提供給困難群眾、下崗職工再就業,幫助200多人解決就業。
為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實,2017年4月,海口制定了《海口市特色餐飲街、夜市、15分鐘便民生活圈安置下崗、失業、家庭困難人員就業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了在失業、家庭困難(包括殘疾)人員就業安置方面比例不得低于30%的標準。龍華區金盤特色夜市、瓊山區福地美食街等特色夜市將困難群體就業崗位數量納入招標評選條件,并采取攤車安置、攤點優惠、崗位安排等形式,實現了預期的困難群體就業安置工作目標。目前,全市在落實失業、家庭困難(包括殘疾)人員就業安置的人員已近3000人。
■記者手記
升級夜市 情系民生
夜市,情系民生。既要高品位、高標準建設好、管理好夜市,又要做到市容市貌和民生就業“雙贏”,民本理念是貫穿始終的“紐帶”。同時,夜市也是城市的重要“窗口”,需要精細守護,才能打造亮麗的城市名片。
在新建高品質夜市的同時,現有老夜市的升級不容忽視。海口以市民需求為導向,采取因勢利導、利用現有、穩步新增、打造名片、提升便利、互惠雙贏和有利長遠等七大措施,推進特色餐飲街建設工作。重點對原有已形成一定規模的21處特色餐飲街,按照“統一立面改造,統一管理模式,統一衛生標準”的要求,通過策劃、包裝、宣傳和調整業態等措施,完成了改造和升級,基本形成上檔次、有品位、合規范的特色餐飲街。
好夜市,要打好誠信牌。海口要繼續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監督體制等措施,持續強化各餐飲店鋪規范經營意識,推動規范、誠信、安全、衛生經營漸入常態,不斷提高消費透明度和美譽度。同時,要將夜市納入15分鐘便民生活圈,多業態聯動,提升城市服務功能,為市民游客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建章立制,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接下來,海口要嚴格按照《海口市美食街區近期建設布點方案》,實現依規建設,同時堅持制度引領,加快推進《海口市特色夜市管理辦法》立法工作,實現規范建設、依規管理。在日常,要加強對夜市食品安全、環境衛生、“三防”設施和消防安全的監督檢查,精細管理呵護夜市整潔有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