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起明辨真偽、激濁揚清的社會責任,不給虛假信息、失信行為提供舞臺,才能更好地捍衛誠信、涵養信任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假冒醫生、假冒養生專家的新聞不時出現。近日又有媒體報道,一名冒充301醫院“專家”的騙子自稱取得“重大醫學突破”,運用各種詐騙手段,讓不少患者上當受騙。這些假冒醫生、假冒養生專家不僅損害了人們的健康權益,而且破壞了社會的誠信氛圍。
虛假醫療廣告為什么屢屢得逞,假醫生、假專家為什么大行其道?從直接原因來看,這與醫療自身的特點有關。醫學不是萬能的,沒有包治百病的神醫神藥。一些司空見慣的慢性病,目前也只能控制,難以治愈。如高血壓藥只能降壓,糖尿病藥只能降糖,并不能徹底根治,需要終生服藥。這些慢性病極容易引發病人的焦慮,這恰恰為假醫生、假專家提供了可乘之機。通過吹噓不符合醫學常識的“神奇”療效,這些假醫生、假專家迎合了患者的焦慮情緒,因此往往能夠使得騙術得逞。為了令這些假醫生、假專家無法得逞,有必要加強宣傳引導,提高整個社會的健康素養和醫學知識水平,增強人們的理性辨別能力。
往深些看,患者面對的不只是假醫生、假專家的一面之詞,還有不少媒體平臺的大范圍虛假宣傳。就拿已經被打假的假專家劉洪斌來說,她在3年間以9個身份活躍在多家地方衛視,被網友戲稱為“虛假醫藥廣告表演藝術家”,她所推薦的藥品、保健品也被多地查處。但問題在于,一些媒體平臺為了廣告費、競價排名等利益,放棄了把關人的職責,為假醫生、假專家背書站臺,消耗了平臺的公信力,更傷害了整個社會的誠信。正因此,無論是發布平臺還是搜索平臺,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應該承擔起明辨真偽、激濁揚清的社會責任,不給虛假信息、失信行為提供舞臺,從而更好地捍衛誠信、涵養信任,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位。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痹诤艽蟪潭壬希籴t生、假專家、假廣告的流行,反映的是建立社會誠信機制和社會信用體系這一大問題。在傳統文化中,誠信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代代相傳,孔子的名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深入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在公共信息服務、市場信用監管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信,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使失信可查、作假受懲,讓誠實守信者得到保護,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這些假醫生、假專家、假廣告就難以乘虛而入,最終只能消失遁形了。
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形成“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的獎懲機制,才能讓誠信成為誠信者的通行證、失信變成失信者的警報器。假醫生、假專家、假廣告的現象再次提醒我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任重道遠,形成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合力,才能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讓虛假信息與失信行為無處藏身,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撐和信用保障。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