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濕地入城:江河湖海溝“王者歸來”
——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系列報道(四)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夜色迷人。 記者黃一冰 攝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8級梯田里植物搭配錯落有致,昔日“城中稀客”紅樹在河岸邊生根發芽,獨具特色的城市小微濕地遍布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三角池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濕地承擔著水質凈化的重任……在???2個水體治理過程中,濕地處理系統因其具有緩沖容量大、生態效果好、工藝簡單、投資少、運行費用低、凈化水質良好等特點,其身影隨處可見。
源頭減排提升水安全
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站在公園高處遠眺,美舍河兩岸喬木蔥蘢,乾坤湖上水鳥覓食,一幕幕生態美景映入眼簾,讓人心曠神怡。
“??诙虝r暴雨強度大,且受到潮水頂托影響,易產生內澇問題。美舍河河道斷面尺寸按20年一遇標準設計,基本可滿足排澇要求。但當下游段受潮水頂托影響時,排水能力不足,河邊區域存在內澇風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專家王晨說,美舍河流域面臨著源頭段水資源缺乏、城區段水環境黑臭、河道水生態受損等復合問題。解決流域的系統問題,不能就水論水,應將系統性思維融入海綿城市、生態治水、基礎設施修復、城市更新的理念,研究適用于海口水環境特征的生態治理技術路線與方法。
王晨表示,在控源截污方面,除了污染源及管網排查、污水處理廠布局及排水分區優化、管網清污分流外,源頭海綿減排可就地控制雨水徑流量和降解初期雨水徑流污染,減少匯入排水管網中的雨水徑流量和污染物總量,從而有效實現降低初期雨水徑流污染和合流制管道溢流頻次的目標。
據了解,美舍河流域范圍內,以雨水管道排水分區為控制單元,按照“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總體原則,結合片區舊改實施進度安排,對居住小區、道路、廣場、公園等地塊構建“滲、滯、蓄、凈、用、排”的海綿設施,有序組織雨水徑流,可實現源頭控制60%的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這為美舍河水體凈化,實現“水清、岸綠、景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態修復提升水體自凈力
美舍河邊、五源河岸、鴨尾溪畔硬質堤岸已被生態駁岸代替,淺灘、束島散落其中,“海岸衛士”紅樹長勢郁郁蔥蔥,“凈污”水草根植水底……???2個水體在改造渠化河道時,以自然修復為主,打破原有“三面光”束縛,通過退堤還河,騰出斷面空間,改造硬質的直立斷面為草坡入水的復式斷面,恢復河道自然彎曲形態。
王晨介紹,生態修復是以恢復水體自凈能力為主線,在控源截污的基礎上,通過采取生態保護、恢復、修復的技術方法,保護水敏感空間,因勢利導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彎曲河岸線,營造功能完整、結構均衡的水生態系統。“美舍河在恢復河道自然形態的同時,采取類自然生態系統或人工強化生態系統的技術手法,構建自然深潭、淺灘、泛洪漫灘的生境空間,保障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延續性,提高生物多樣性,讓城市水體安全、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王晨說。
據了解,美舍河下游受海潮影響,水體鹽度較高。在濱河淺灘濕地植物中,選擇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生物群落,構建水體、島嶼、漫灘、真紅樹植物、半紅樹植物、喜濕草本植物、陸生園林植物等從水到陸演替的7個生境序列,營造獨特的生境空間。
王晨介紹,“美舍河沿線種植紅樹林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按照每公頃固碳量約1.1千克/(平方米·年)計算,全年可固碳量約為6.6萬千克,這是非常了不得的?!?/p>
濕地入城提升市民幸福感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改造建筑廢棄地為八級梯田濕地,構建一級強化設備+復合垂直流濕地+河道沉水植物的人工強化濕地空間。一方面,將周邊每日0.5萬噸生活污水收集至濕地上方,分級跌水凈化,通過一級強化設備的混凝沉淀,復合垂直流濕地的填料過濾、微生物代謝、植物吸收,以及河道內沉水植物吸收降解等過程,達到就地處理、就地回用的目標。另一方面,形成潛流、表流等多種濕地形態,可為微生物、兩棲生物、魚類群落提供棲息空間。
近年來,我市在大力推進城市內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過程中,充分運用濕地凈化水質作用,在濕地保護修復相關的水環境整治工作上,???015年至2017年已投入資金80億元用于開展包括海綿城市建設、點面源污染防治、水量保障等方面,目前取得了較好的保護成效。
如今,濕地入城的壯觀,江河湖海溝“王者歸來”,在為周圍的居民提供了潔凈水源的同時,也讓大家感受到濕地入城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濕地,已成為??谧钜鄣纳鷳B名片。
?
相關鏈接:
海口鳳翔濕地公園生態科普館下月開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