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 行至年中,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備受矚目。近日公布的一系列經濟主要指標顯示,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夯實,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中國經濟簡報》稱,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經濟活動仍舊保持強韌態勢;消費繼續對經濟增長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表示,基于中國不再強調增長目標、抑制信貸增長以及提升消費等舉措,維持中國經濟2018年增速年初預期不變。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 米莉莎:中國經濟上半年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保持彈性,中國政府通過適度增長,降低宏觀經濟風險,保證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國際機構緣何看好中國經濟?一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先看宏觀經濟,GDP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增長區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5%,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保持在近幾年的高位水平。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處于歷史低位。
再看微觀經濟。前5月,全社會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實物指標繼續保持增勢,企業擴張動力強勁。前5個月全國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12.3%,新增市場主體蓬勃發展,營商環境大幅改善。
第三看發展動力。今年以來,深化增值稅改革等稅費“紅包”接連兌現,實體經濟的成本有效降低,1—5月份,規模以上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31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6.5%。企業效益改善、發展質量提升,為財政收入的持續健康增長注入源頭活水。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王昌林:可以肯定地講,我們高質量(發展)應該說實現了良好的開局,一個嶄新的中國經濟形態正在孕育而生,突出表現在我們一些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指標在不斷向好。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也帶動了市場信心持續增高。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家信心指數為75.8%,比上年同期提高10.4個百分點。截至6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23個月位于50%的榮枯線以上;與此同時,5月份,消費者收入信心指數、就業信心指數和消費意愿指數都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
?
相關鏈接:
統計局:中國經濟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