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忙不誤事 農閑有活干 早晚能顧家
“就業扶貧車間”幫貧困戶家門口賺“外快”
“以前要照顧妻子,還有政府幫扶的產業,不能跑太遠找工作。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活干,還能夠照顧家人。”精準扶貧戶王鴻庚高興地說。得益于龍華區“就業扶貧車間”的建立,像王鴻庚這樣的貧困戶實現了就近就業,不僅能獲得勞務報酬,還可以照顧家人,讓他們“農忙不誤事,農閑有活干,早晚能顧家”。
記者鄺曉霞 特約記者劉偉
7日中午,在龍華區龍泉鎮的新發地萬畝蔬果產業園里,一簇簇綠油油的小白菜長勢喜人,煥發出勃勃生機。此時,菜農正在田地里勞作著,貧困戶王鴻庚便是其中一員。盡管天氣炎熱,他除草、施肥動作嫻熟,工作起來十分賣力。“這是政府給我牽線搭橋才得到的工作機會,要好好珍惜,認真工作才對得起政府的幫扶。”
王鴻庚是龍泉鎮元平村委會玉西村人,長期以來,妻子臥病在床,孩子要上學,自己成為了家里的唯一勞動力。在被列為精準扶貧戶后,政府不僅在產業上對他進行幫扶,還對他進行就業幫扶,不僅給他安排了環衛工的工作,還推薦他到新發地蔬果產業園打工。
“在這里打工很靈活,隨時都可以來,干一天能拿到100元的工錢,工資當天結算。”王鴻庚告訴記者,自己下班后經常到新發地蔬果產業園大力洋基地工作,工作半天能拿到工資50元。“在工作的同時我還能學習到不少種植技術,政府這樣的幫扶很貼心。”
據了解,為了解決貧困戶脫貧增收問題,龍華區成立“就業扶貧車間”,為鄉鎮農企和精準扶貧戶搭建橋梁,幫助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同時還能緩解企業用工難題,企業獲得收益的同時貧困戶還能拿到勞務報酬,這一新的扶貧幫扶模式得到肯定,在龍華區得到推廣。
和王鴻庚一樣,新坡鎮精準扶貧戶鐘茱莘如今在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得到了就業機會。當天,記者在新坡鎮仁里村石斛產業園基地看到,鐘茱莘在精心地為石斛除草,她告訴記者,在這里工作一天能拿到80元的工錢。“這里的工作難度和工作壓力并不大,而且離我家特別近,騎電動車幾分鐘就到了。”鐘茱莘說,這樣的工作模式靈活機動,在家門口就能利用閑暇時間賺“外快”。
據龍華區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管理中心主任譚瑞東介紹,龍華區人社局經過摸底排查,充分掌握了鄉鎮貧困勞動者的就業意愿需求,通過因人因戶施策,對不方便外出就業的人員專門對接人力資源服務,搭建就業扶貧綠色通道,推薦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貧困勞動力到“就業扶貧車間”就業。
“我們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很多貧困戶雖然很想通過就業實現脫貧致富,但是由于要照顧小孩、老人、生病的家人或者自身條件限制等原因,不能外出務工,導致生活貧困。”譚瑞東表示,如今搭建“就業扶貧車間”這樣的平臺后,就能滿足貧困戶“掙錢顧家兩不誤”的需求。
據悉,目前龍華區正在積極推廣這一新穎的扶貧幫扶模式,通過在貧困戶家門口建立更多“就業扶貧車間”,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成立“就業扶貧車間” 貧困戶可就近“賺外快”·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