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俄羅斯葉卡捷琳堡7月10日電(記者強勇 欒海)中俄農業地方合作遠景展望圓桌會議10日在此間舉行,中俄雙方與會人士介紹了彼此農產品貿易的特點,表達了加深農業合作的強烈愿望。
本次圓桌會議是第五屆中俄博覽會的重點商務活動之一,旨在探討俄各地區農產品出口潛力和進一步推動中俄農業合作。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在會議上表示,近年來中俄兩國各領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果,農產品貿易持續發展是雙邊貿易的新亮點之一。2017年中俄農產品貿易突破40億美元,雙方農業合作前景廣闊。
俄羅斯農業部研究中心分析師德米特里·科別利斯基介紹說,目前俄對華出口的主要農產品是蔬菜、水果和堅果,俄產蜂蜜、魚類、魚肉粉不久前也進入中國市場。根據俄農業部與俄出口中心制定的2017年至2024年農產品出口發展戰略,俄方希望到2024年把對華農產品出口額提高到95億美元。
“中國有廣大市場,俄羅斯有豐富農業資源,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互利雙贏。”俄羅斯農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馬克西姆·巴索夫說。
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在會上表示,該省和俄農業合作已形成從種植、養殖,到加工、倉儲物流、批發的全產業鏈發展態勢,將助推中俄農業合作向縱深發展。
車里雅賓斯克州州長鮑里斯·杜布羅夫斯基認為,兩國食品貿易額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該州向中國出口面粉、谷物、通心粉、植物油等食品,但他還希望中國企業加大對當地農業生產、加工領域的直接投資。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中俄農業合作在土地休耕、種子繁育改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邢志廣說,“相信兩國有豐富的合作經驗去解決這些問題,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雙邊農業合作交流平臺。”
目前,中俄雙方正在制定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及貝加爾地區農業發展規劃。與會人士表示,相信規劃出臺將為中俄雙邊農業合作帶來更多利好政策。
?
?
相關鏈接:
我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關鍵支撐是科技創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