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15日電(記者周潤健)作為2018年天宇重磅天象,火星將于本月27日上演“沖日”表演,這次“沖日”特別之處在于這是十五年一遇的“大沖”。屆時,地球上的人們會看到一顆火紅火紅的亮星幾乎徹夜閃耀在夜空。
火星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每過687天公轉一周,與地球的會合周期為780天左右,顏色呈紅色,由于亮度變化大。由于火星在很多方面與地球相似,而其體積只約有地球的1/7,因此有“袖珍地球”之稱。作為人類最為關注的行星,近40年來,人類陸續成功向火星發射了20多個火星探測器,以期揭開這顆紅色星球的奧秘。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當火星繞日公轉運行到與太陽視黃經相差180度時,即為“沖日”。此時,火星與地球、太陽幾乎成一條直線,地球正好處在火星與太陽之間。日落后火星會從東南方升起,日出前于西方落下,幾乎整夜可見。沖日前后是觀測火星的較佳時機。
天文專家表示,當地球在遠日點附近而火星在近日點前后發生沖日時,就是所謂“火星大沖”。“火星大沖”15年到17年發生一次,上一次發生在2003年8月27日,這一次發生在7月27日。“大沖”期間,由于與地球距離很近,火星看上去比平時顯得更大也更為明亮。
“27日,日落后50分鐘左右,火星從東南方升起,亮度達-2.8等,比當晚的木星還明亮,成為天宇的一顆耀眼‘明星’。除了用肉眼觀測外,有條件的公眾還可借助望遠鏡對火星進行觀測,這樣不但可以觀測到火星表面的顏色變化,還可看到位于其兩極的白色極冠。”趙之珩提醒說。
天文專家同時也表示,8月1日以后,月亮升起得一天比一天晚,火星升起的一天比一天早,上半夜都比較適合觀測火星。
?
相關鏈接:
23日晚至24日晨公眾可賞“木星會月”美妙天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