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第一書記趙永軍:
“化緣書記”繪就田園致富藍圖
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第一書記趙永軍。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吳昊 攝
記者 李金波 特約記者 吳孝俊
“趙書記一直惦念著我們家,今年為我們申請了低保,真是太感謝了!”7月19日,在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躍錦村民小組村民王燕影家,聽到駐村第一書記趙永軍已經將自己一家申請納入低保的材料上報,50多歲的王燕影握著趙永軍的手連聲感謝。
趙永軍原在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任宣傳教育委員會秘書長。2008年,做為中國文化扶貧工程的發起人之一,他參與制定了《中國文化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和建議》,該建議和意見得到了25個國家部委的響應和支持。此外,他組織了文化扶貧下鄉慰問演出、文化扶貧書畫展覽等多項文化扶貧工程,在國內文化扶貧領域影響深遠。
2016年8月,華夏銀行海口分行以人才引進的方式,將趙永軍從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引進海南。同年10月,趙永軍來到鋪仔村當起了駐村第一書記。
通過多次走訪,趙永軍了解到,由于家庭貧困,王燕影40多歲才成家,妻子因為有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年幼。雖然通過扶貧資金入股等方式,王家的家庭收入高出2017年家庭人均收入脫貧標準。但是,“他家沒有可持續收入來源,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家庭情況不會得到明顯改善。”細心的趙永軍建議轉變幫扶措施,將這種缺乏勞動力、有殘疾人的家庭納入低保,解決最低生活保障問題。
“厚著臉皮求人,帶著感情扶貧。”趙永軍詼諧地稱自己是一個“化緣書記”,有著自己獨特的“扶貧經”。
“椰子樹苗品種確定了!村民們馬上就可以在房前屋后種上了!”7月19日中午,在去王燕影家之前,趙永軍剛從文昌熱帶農科院椰子研究所趕回村委會。
為了發展鄉村旅游,趙永軍策劃在全村發展庭院經濟。他帶領干部村民引進百香果苗,又去文昌考察椰子樹品種,而且通過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的人脈資源,爭取到了三亞南山寺定向捐贈的30萬元,用于庭院經濟各項工作的開展。“目前已經有兩個村民小組的村民一致通過提議,我們正在用圖紙為他們規劃庭院。”
趙永軍心里的脫貧賬算得明明白白,“百香果畝產3500斤,半年掛果。按目前每斤市場地頭價6塊錢算,畝產毛收入可達2.1萬元。是既能增收又能美化鄉村的好項目。”他還計劃用自己的駐村第一書記經費,獎勵村民,激發他們的脫貧內生動力。
“我在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時主要做社會扶貧,所以深知扶貧一定要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兩年來,趙永軍不斷為鋪仔村引進好產業好項目。
“鋪仔村共有1268畝水田,但利用率不高。”趙永軍計劃利用水田種植臺灣九品蓮花。“一畝水田能種900株睡蓮,一天能產70多朵花,按每朵最低1元錢的收購價來計算,一個月下來,一畝就能有2100多元收入。”
他引進澳門紅云煙草集團、海南蓮緣農業有限公司,聯合鋪仔村委會、鋪仔村種養專業合作社共同參與建設鋪仔村蓮花健康小鎮項目。計劃采取“醫養結合+共享農莊+健康小鎮”的建設模式,吸納醫療、教學機構等優質資源,打造具有國際標準、可復制、可推廣的產業試點項目,向國內乃至國際范圍推廣實施。
經過兩年的摸索,趙永軍為鋪仔村產業發展“把脈”,制訂了“三年計劃”發展藍圖,擬打造“醫養結合+共享農莊+健康特色小鎮”鄉村旅游模式,建設“零治安案件、零刑事案件、零重大事故案件、干部零違紀”四零村莊,“健康、平安、美麗、文明、富裕”五個鋪仔的田園綜合體。爭取到2020年如期實現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如今,鋪仔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由2016年的151戶702人,降為17戶72人,貧困發生率由26.84%下降到2.7%。
“書記,又給我們帶來什么項目了?”“書記,我們想請您帶大伙出去考察項目。”趙永軍走在鋪仔村的村道上,經常有村民主動上前打招呼,熱切詢問產業發展信息。“我很欣慰,村民們不再‘等靠要’,自主發展意識越來越強烈。”趙永軍說,雖然駐村第一書記的任期有限,但是,“把圖畫好,以后能圓了村民們的致富夢,一切都值了!”
?
相關鏈接:
海口國揚村駐村第一書記吳中惟:“來了,就要多為老百姓辦實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