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海南
樂東丹村從“吸毒村”轉變為“書香村”
新華社??谟?記者柳昌林 李金紅 王海洲)海南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丹村近年來通過加強基層黨建、推進文化建設、完善村規民約、調整產業結構等系列舉措,使得該村從過去有名的“吸毒村”蝶變為“書香村”,村里走出了400多名大學生,獲得“中國美麗鄉村”等6個國家級以上榮譽稱號。丹村變遷對當前“鄉村振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昔日“吸毒村” 今日“書香村”
丹村,坐落于佛羅鎮尖峰嶺下,是一個有著5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清代中期,丹村出過4名貢生;革命戰爭年代,丹村有28位烈士為革命捐軀。
當了30多年村干部的石獻奇告訴記者,這樣一個頗具文化和紅色基因的村莊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沉淪,一些外出務工人員將毒品帶回村里,丹村的噩夢就此開始。
“在那個年代,大家都知道‘白粉’就是毒品,但不知道毒品具體有什么危害,以為跟抽煙一樣。”石獻奇說,當時家里有吸毒的孩子,村干部向家長提醒,家長多數時候會不高興,認為毀壞了孩子的名聲,所以一致對外稱“孩子沒有吸毒,就是在吸煙”。
據丹村兩委統計,1993年至2002年,是丹村吸毒情況最嚴重的一段時期。在此期間,全村吸毒人員明顯增多,到2002年,全村5000人中吸毒的就有70多人。
現年71歲的樂東縣中學老師石璜搖搖頭說,“毒品影響下,村里盜竊成災,晚上一些人家都要和豬牛羊家畜一起睡,抽水用的水泵丟失也成為常態。”他向一名村干部反映情況,孰料這名村干部的兩個兒子也在吸毒。隨著村里的吸毒青年越來越多,丹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吸毒村”,外地姑娘也不愿嫁進來。
如今,走進新丹村,一排排獨棟小樓映入眼簾,村路縱橫交錯,6公里的綠化帶翠意盎然,村容村貌整潔干凈。從2004年至今,村里走出了400多位大學生,人均年收入也從3000元提升至去年1.2萬元,還被評為“中國美麗鄉村”。
“文化興村”系列“組合拳”助力蝶變
變化發生在2004年,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組建后開始大力整治。
一是村兩委班子主動作為,緊抓基層黨建。連任五屆的丹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謝上強告訴記者,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組建后親自帶頭“治毒”,他們先張貼宣傳標語,營造氛圍,然后挨家挨戶對涉毒青年造冊登記,再連同當地派出所采取強制戒毒舉措。
作為佛羅鎮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行政村,丹村長期亂埋亂葬現象嚴重,極大浪費土地資源。十八大后,丹村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村干部帶頭遷墳,成立治喪委員會,免費提供殯儀車,將逝者安葬到縣城的臥龍嶺公墓,同時提倡一切禮儀從簡。這些舉措為每個治喪戶節約6萬元,并保護了土地資源和鄉村環境。
二是提出“文化興村”口號,推出系列“組合拳”。村兩委班子成員主動到???、三亞甚至島外聯系從丹村走出的鄉賢,眾籌成立丹村教育基金會,獎勵考到??诘母咧猩捅究埔陨洗髮W生。今年71歲的王建光在村兩委的支持下,聯同丹村的鄉賢耗時三年編纂了《丹村志》,修訂了村里大戶人家的族譜、家訓,目的是靠家規、族規和村規實現村民自發逐級管理。外出務工的村民郭義忠自籌3萬元出版民間文化刊物《龍沐灣》,受到當地村民歡迎。
三是著力于產業結構調整,實施“經濟富村”。2004年后,結合丹村旱田坡地,適合種植熱帶高效經濟作物的實際情況,村兩委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夯實水利基礎設施,金錢樹、哈密瓜、空心菜等種植業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去年,村民的人均年收入達到1.2萬元,家家戶戶蓋起了小洋樓。
?
相關鏈接:
樂東火龍果產業日漸紅火:靠技術促效益 靠品質拓市場?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