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知識產權融資2.45億元
@海南科創企業:“知本”能變“資本”
■ 本報記者 王培琳
編者按: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手握頗具市場價值的知識產權,卻又面臨融資難題的科技型企業并不少見。正因為如此,知識產權證券化這一新興事物的出現,為知識產權與金融資本深度融合帶來了無限遐想。
前不久,海南思坦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海口農商銀行發放的一筆期限為5年的2500萬元貸款,與其它普通貸款不一樣的是,該企業沒有用固定資產作抵押,而是用知識專利質押獲取的貸款。這是海南省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實例之一。
今年來,海南省不僅大力推動知識產權抵質押融資,更是開始了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探索之路,以便更好、更多地幫助企業將無形的知識產權轉換為可使用的資本。
現狀:知識產權融資緩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包含商標、專利、版權等。
海南省第一筆知識產權抵質押融資發生在2014年。自那時起,海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有中信銀行海口分行、中行海南省分行、海南農信社、農發行海南省分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增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業務,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緩解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促進企業發展。
今年上半年海南省已經為科創型企業完成知識產權抵質押融資2.45億元,對于這些企業而言,將無形的知識產權轉換成可使用的資本,助力企業的科研、運營和發展,可謂是“雪中送炭”。
同是受惠于知識產權融資的海南某醫藥高新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創型企業是科技創新最活躍且最具經濟發展潛力的群體,他們手中往往掌握著專利技術和成果,在促進科技創新、經濟增長和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知識產權融資業務讓專利技術不再藏在“深閨”,而是真正用到實處,讓企業真正享受到知識帶來的紅利,這對激發企業的創新熱情有很大的鼓舞作用。
據海口農商行相關業務人員介紹,知識產權抵質押融資,一般由企業提出申請,金融機構根據知識專利評估,按照評估值的一定比例發放質押貸款,最后將貸款合同備案至省知識產權局,以便應對金融風險。
化解:政府出臺辦法破解借貸矛盾
科創型企業輕資產、無抵押,萬一轉化失敗怎么辦?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讓金融機構望而卻步。
為了更好化解金融機構貸款風險,提高金融機構放貸積極性,有效化解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的顧慮,今年2月,省科技廳聯合省財政廳、省金融辦共同出臺《海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管理辦法》,明確提出對金融機構進行風險補助和補償,這大大提高了權質押融資的數量,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海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金額達2.45億元。而2016年全年知識專利權質押融資為3.1億元,2017年為2.9億元。
據了解,專利權質押融資補助是指對提供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進行補貼,包括存量補助和增量補助兩部分。存量補助標準為當年末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的2%,增量補助標準為當年末較上年末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增量的1%。每家金融機構補助上限為300萬元,當年未出現增量的不給予增量和存量補助,補助可用于獎勵辦理專利質押融資的營銷團隊,但其比例不應超過50%。
對于未引入擔保機構擔保或保險機構承保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如出現借款人違約,或引入擔保機構擔保或保險機構承保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業務,出現借款人違約,擔保機構或保險機構按協議履行代償責任后,金融機構均可向省科技廳申請風險補償,補償標準為:100萬元以內的貸款業務按貸款違約金額的15%給予補償,超過100萬元的貸款業務,按貸款違約金額的10%給予補償。
前景: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之路
據了解,科創型企業,固定資產較少,無形資產往往占到50%以上,難以達到銀行的借貸要求,知識產權證券化無疑是解決科創型企業融資問題的有效途徑。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穩定收入的資產或資產集合,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的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重組后,將其轉換為可自由流通證券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以知識產權的未來預期收益為支撐,發行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證券進行融資。
今年4月下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完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機制。
海南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知識產權證券化有助于緩解企業融資難題,還可以有效降低創新型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同時提高知識產權的轉化率。
今年5月,海口市被批復為我國知識產權城市運營體系建設試點,目前國家相關資金也已批復到位。海南省也已經成立知識產權證券化籌委會,并成立專家技術團隊,為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實施做好充分的技術支撐。
據介紹,海南省將爭取早日做成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實際案例,將海南打造成全國知識產權交易的先行地區。
?
?
相關鏈接:
急著吞下“知識膠囊” 可能錯過遼闊文學風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