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減逆差能讓美國更繁榮嗎?
削減美國貿易逆差是特朗普掛在嘴邊的承諾之一,這也是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戰的重要理由。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宏觀研究部副主任陳晨晨指出,特朗普上臺以來,歷次貿易談判中,從未放棄過自己1980年代以來根深蒂固的政策立場——通過把握交易底線和精明談判,把屬于美國的工作、產業、市場機遇、貿易利益統統拿回來。他要用絕對的利益取代規則,用絕對的美國優先取代全球考量。特朗普最想企及的“公平貿易”,是最為低階的、以最大程度的美國利益為核心的貿易。與以往的美國政府相比,眼下主導美國權力核心貿易政策思維的,是商業世界里的“零和經驗”。
然而,幾乎所有的分析都認為,他不可能兌現這個承諾。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貿易逆差達到了463億美元,比上個月劇增7.3%,為4個月以來首次擴大;而且,這個逆差數據也是19個月來最大的數據。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國貿易逆差,比特朗普上臺時還要高,而且達到了最高。
不知道特朗普是否會感到一絲尷尬。但是,無論是媒體還是專家都并不覺得意外。
《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指出,經濟學家們認為特朗普把關注焦點放在減少貿易赤字上的做法是錯誤的。要真正減少貿易赤字,唯一的辦法是讓美國人少買。他們認為,美國人并沒有在貿易上“吃虧”:美國人從國外得到更便宜的商品,而流向其他國家的美元大部分都以外國投資或購買美國債券的方式回歸了美國。他們強調,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品加稅的做法不太可能減少貿易赤字,因為美國人還是會購買所有這些加稅的商品,所以企業可能會采取兩種解決方式:一種是購買加過稅的商品,另一種是從其他國家購買。
美國全球發展中心客座研究員金伯莉·安·埃利奧特在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發表的文章就指出,特朗普似乎沒弄明白有關貿易政策的三個基本事實:首先貿易政策不能打敗廣泛的宏觀經濟力量;其次,貿易政策所帶來的主要影響是重新布局經濟;第三,貿易政策如今遠比過去要復雜。
哈佛大學教授、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為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撰寫的文章也認為,特朗普把進攻性貿易政策放在治理經濟的核心位置,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大部分經濟學家一致認為,貿易政策的調整不大可能對就業或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給貿易松綁反而比操縱貿易更能促進美國的繁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