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的青春閱讀故事
正如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年代的書迷也有各自的閱讀體驗,不同年代的作家亦筆耕不息,用文字存照社會變遷。居住在海南島的書迷心目中又有哪些溫暖過青春的文學作品?7月27日,《遇見海口最美時光》系列叢書之《島嶼人生》和《島嶼生活》舉行新書首發式之際,記者采訪出生于不同年代的老中青書迷,傾聽他們芳華歲月的閱讀故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封面(資料圖)
40后“農民”黎少才:
保爾·柯察金一直激勵著我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段話出自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很多中國書迷耳熟能詳的名句,但對黎少才來說,這是他用一生踐行的信念。
黎少才出生于1942年,現居于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陽江農場。他祖籍廣西,19歲時,便從廣西農村來海南臨高、儋州鄉下打工,身上的行李不多,但總會裝著書籍,有《中國文學史》《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讀物。“那時書比較少,也買不起書,手里有一本書就會反復讀。”青年時期,黎少才酷愛蘇聯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與高爾基的《海燕》都曾激勵著他勇往直前。
那時的人員流動不像現在那么便利,黎少才后來被臨高縣公安局遣返原籍。回到家后的黎少才依然時時以保爾·柯察金激勵自己,他說,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他,一個人只有在艱難困苦中戰勝自己,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1978年,36歲的黎少才報考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雖然名落孫山,但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卻憑著研究生考試成績應聘到陽江農場,并如愿留在了海南。
此后的30多年,黎少才當過中學教師,加入了海口市作家協會,退休后還被瓊中縣黨史志辦公室聘用編撰瓊中黨史,雖然現在的他醉心于中國古典文化,很少再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但保爾·柯察金的故事依然像燈塔一樣指引著他前進,讓他找到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奮斗意義。
《天龍八部》封面(資料圖)
70后畫家王銳:
金庸小說里有回不去的時光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迷對這副對聯都很熟悉,14個字涵蓋了14部金庸小說的名字首字,這也是無數金庸迷津津樂道的經典武俠小說。王銳出生于1972年,那個年代流行租書,兩分錢可以租一天,金庸小說就這樣伴隨著王銳度過了他整個青少年時期。
“我最喜歡《天龍八部》,最喜歡蕭峰,他是英雄,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尤其是最后為兩國和平,不愿百姓生靈涂炭,以斷箭自盡于雁門關外,令年少的我大為震動。”王銳的青少年時期恰逢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香港電影《英雄本色》大行其道的時候,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戴墨鏡、穿風衣、講兄弟義氣是男孩子心目中的偶像,這種文化氛圍對王銳的思想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雖然我現在的繪畫風格離這種澎湃的激情越來越遠,但我早期的作品《紅土地》系列還是深受這種蓬勃而有生機的文化影響。”王銳細數他從《天龍八部》中收獲的感悟,阿朱在雁門關外等了蕭峰五天五夜,最終卻死在蕭峰掌下,以致塞外牛羊空許約;虛竹得了無崖子七十余年的內力,并成為逍遙派掌門,但他最想做的卻只是少林寺的小和尚,他們似乎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劇色彩。
“我現在已過不惑之年,也很久沒看金庸小說了,那些讀金庸的時光都是我回不去的過往,就像現在的熒幕上再也不是周潤發的小馬哥了,一切都回不去了。”王銳感慨道。
《第一次親密接觸》封面(資料圖)
80后職業女性趙碩:
喜歡有香水味的文字
“你有沒有試過:到大學路的麥當勞,點一杯大可樂與兩份薯條的約會方法?”出生于1989年的趙碩剛好在青春期趕上了《第一次親密接觸》的火熱暢銷,這部網絡小說曾引發全球華文地區的痞子蔡熱潮,也讓剛讀初中的趙碩向往起大學生活,尤其是書中女主角輕舞飛揚將香水灑在空中,像是淋雨般仰著臉走過香水雨的橋段,更是讓少女時期的趙碩心心念念了很久。
讀初二的時候,華語文學門戶網站榕樹下捧紅了一批網絡作家,棉棉、衛慧、安妮寶貝等女作家開始流行,校園里也漸漸有了穿白色長裙的“文藝女青年”,同學們紛紛傳看著《萌芽》雜志與“新概念作文”,并開始試著寫一些“心在外,生活在別處”的文字。“‘新概念作文’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我們這代人的啟蒙者,以前都是四平八穩地寫作文,讀了新概念才知道作文原來還可以這樣寫,這更像是解放思想。”趙碩感慨道。
趙碩喜歡簡·奧斯汀、張愛玲、蘇青、亦舒、張小嫻,比起單純閱讀文學作品,這些女性作家更像是她的啟蒙者,影響了她對愛情、對生活的理解。“我們的父母大都是60后,即便上過大學,他們身上也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而讀書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更像是完成了一種自我成長教育。”
“等上大學,我就不喜歡她們了,開始喜歡波伏娃與卡拉奇。”現在的趙碩已結婚生子,供職于海口一家金融機構,她的日常生活離青春期讀過的愛情文學漸行漸遠,她自嘲道,女文青的所有矯情病都能用生孩子來治愈。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封面(本版圖片由海南日報資料庫提供)
00后初中生王梓同:
“我是1900年的00后”
很多人以為00后的“新新人類”是喜歡“火星文”與網絡小說的,但就讀于海口市第一中學初中部的王梓同卻告訴記者,她近期的最愛是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與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我們這代人比較喜歡玩手機,一人一部智能機,我可能比較早熟,是1900年的那個00后吧。”小姑娘自嘲道。
她讀的是英文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雖然這部寫于上世紀的小說有不少古英語用詞與語法,讀起來有些艱澀,但她表示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常常吸引著她查字典也要讀下去,不知不覺中不僅追了小說,還順帶提升了英語水平。不僅如此,小梓同看小說的同時,還會看英國電視劇《神探夏洛克》,并在心中暗自琢磨影視作品與小說的對應。
“福爾摩斯假死那個橋段,電視劇拍得感人,小說寫得很細膩,我對這一段印象最為深刻。”小梓同對福爾摩斯與反派莫里亞蒂的對手戲也頗為津津樂道,她認為,雖然華生在生活上最了解福爾摩斯,但真正懂福爾摩斯的是他的死對頭莫里亞蒂,因為對手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知己。
“其實我也喜歡看耽美小說,這算是我的小秘密吧。”王梓同坦言,耽美小說在她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中很流行,這些作品多是網絡小說,比如她之前看過的《鎮魂》就是在晉江文學城上連載的,后來還被拍成同名電視劇。“這也是我們這代人的特點,我們喜歡追劇,很多電視劇跟小說一樣精彩好看。”
?
相關鏈接:
海口市2018年首期“海口好人”名單公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