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頭條以《海南:農業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為題,關注海南農業科學院因地制宜為農村確定農業產業發展方向,千方百計打好農業科技牌,助力脫貧攻堅。
報道指出,兩年前,海南省農科院派人來到定點幫扶的五指山市毛陽鎮毛興村擔任第一書記。由于村子山多地少,靠種水稻只能解決溫飽,村里400多戶村民仍有近百戶貧困家庭。毛興村駐村第一書記吉訓聰通過對當地土壤、氣候的分析,發現這里適合種他們研發的朝天椒。
五指山市毛興富農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王亞芳說:“剛開始苗都育到四五十公分高,農戶還是不相信,持觀望態度。之前種了一批,卻沒有人收。”
農戶不敢種就村干部帶頭;好種不好賣就農科院想辦法。吉訓聰介紹,通過合作社的模式對朝天椒進行保底收購,現在最低價是2元/斤,平時則按市場價收購。
2016年,毛興村種的60多畝朝天椒豐產又豐收。2017年種植規模擴大到400畝。今年本打算種800畝,而周圍許多村民也來要求種,估計要超過1000畝。
農科院手里的“金剛鉆”,讓毛興村村民有了長期穩定的產業收入,村里的貧困戶,今年都將實現脫貧。
報道指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的指示,海南農科院把“全員扶貧”作為一項制度,要求科技人員每人每年到貧困地區調研不少于10次。相關專業研究的課題必須與脫貧產業、提升農戶種養殖技能緊密掛鉤。
在沿海地區,農技人員把以往賣不出高價錢的地瓜研發成了沙里淘出的“金疙瘩”。海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王效寧表示,農科院在一些沙地、坡地推廣地瓜脫毒苗,打造地瓜精準脫貧產業。
據悉,2017年,海南種植地瓜達7萬畝,今年預計種植12萬畝,并成功打造了“海頭地瓜”、“東方鄉薯”等著名品牌,賣到了全國各地。
海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楊文平介紹,農科院要助力全省脫貧攻堅,要把擅長農業科技的優勢發揮出來,把人才和科技送到田間地頭。“我們也要求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田野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
截至目前,海南省深挖科技潛力,靠科技力量研發培育出一批中長期脫貧產業。全省發展種植產業面積約15萬畝。覆蓋帶動貧困戶5.7萬戶24萬人,覆蓋率達90%。產業脫貧成效顯著。
?
?
相關鏈接:
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農業科技創新”集體采訪?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