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陵水天更藍水更清地更凈
8月7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樟香壩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草木翠綠,流水潺潺。海南日報記者武威 通訊員胡陽 攝
編者按
近年來,陵水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整治,通過創新舉措、完善規劃、加大力度、落實責任等方式持續推進水源地保護、城鎮內河(湖)治理、農業農村污水治理、近岸海域綜合整治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本期《陵水觀察》開辟“關注陵水生態環境整治”專欄,分享陵水生態環境整治經驗,敬請關注。
?
水體受污的城鎮內河(湖)經過生態修復,美麗濱河景觀逐漸顯現;農村生活垃圾亂丟的現象隨著鄉鎮垃圾轉運站的投入使用逐漸消失;投放新能源公交、整治亂燒秸稈,讓空氣保持清新……由城到鄉,在陵水黎族自治縣,這樣喜人的變化越來越常見。
近年來,陵水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深入生態環境整治,取得良好成效。去年陵水水污染防治工作被省政府評定考核為優秀等級,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97%。
“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以‘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魄力與決心,堅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绷晁h委書記麥正華說。
防微杜漸 當好藍天守護者
“新能源公交車十分舒適,噪音小,行駛平穩。”陵水市民陳瑞云平時都是搭乘公交車出行,但如今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日前,陵水新投放68輛新能源公交車,車輛以車載電源為動力,噪音低、零排放、運行平穩,為乘客提供更加舒適優質的出行體驗。
從噪音大、冒黑煙的“老公交”,到舒適、節能、環保的新能源公交車,是陵水當好“藍天守護者”的一次實踐。
“沒有P圖,這就是陵水的藍天。”市民張萍時常隨手拍下陵水的天空,分享給親人朋友。監測數據也印證了人們的主觀感受——今年上半年陵水有效監測天數181天,其中優級天數168天,良級天數12天,優良率達99.4%。
優質空氣質量,是陵水以問題為導向,“對癥下藥”的結果。針對“小散亂污”企業,陵水開展專項治理,堅決取締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污染嚴重、治理達標無望的企業;全方位加強城市揚塵治理工作;全面禁止秸稈焚燒,推進檳榔加工管控……
在陵水多個建筑工地上,記者都看到了揚塵在線實時監測設備。據了解,陵水要求2018年起在建工程項目須做到施工現場圍擋封閉、場內推土覆蓋、拆除工程曬水、進出車輛沖洗、裸露土地綠化、施工便道硬化六個100%。此外,陵水還加強道路揚塵控制,推行道路機械化清掃、噴霧等作業方式,在縣城主要街道每天進行兩次曬水降塵。
不但要強力治理,而且要有效控源與監管。今年,陵水投入3000萬元在該縣5條主干道設置固定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設備和采購一套移動式機動車尾氣遙感監測車,落實45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設置該縣9個旅游景區空氣負氧離子顯示設備。
陵水還制定了《秸稈焚燒與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2018—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考核辦法》,落實責任。
多措并舉 推進水生態保護
水域全長1450米的樟香壩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草木翠綠,流水潺潺。此前,陵水勸停樟香壩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37家養殖戶污染水體的養殖行為、規劃建設禽畜養殖場、安裝防護網和宣傳標識,將村民的生活生產污水層層凈化再排放,從源頭上保護好陵水的水資源。
近年來,陵水持續推進水源地保護、城鎮內河(湖)治理、農業農村污水治理、近岸海域綜合整治等工作。
“之前,入??诘乃诤鹾醯?。”在陵水縣城南面,勤豐小溪與陵水河交匯后流入大海,勤豐小溪下游曾是一段沿岸村民抱怨最多的黑臭水體。原來,附近多個村莊村民長期將生活污水、垃圾、農業污水等直接排入勤豐小溪,導致這條只有6.4公里長的河流中有1公里水質為劣V類。
上游整治污染源,下游入海口建設截污管道、搭建就地處理尾水一體化設備……通過一年多時間的治理,勤豐小溪不僅成功消除黑臭水體,而且水質也提升到地表水V類。
“我們在鞏固勤豐小溪、小溪河兩條黑臭水體治理成果,防止二次污染的同時,對長水洋、曲港河、港坡河等6條不達標水體開展綜合治理?!绷晁h保局局長吳定國介紹,陵水已建立起覆蓋全縣129條水體的縣、鄉、村三級河(湖)長組織體系,成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長效管理體系。
對陵水新村、黎安兩大潟湖進行整治的工程也在推進當中。該項目計劃投入13億元,目前紅樹林補種等3個子項目已完工,其他5個項目均進入實施階段,力爭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在文羅鎮坡村記者看到,坡村采用人工濕地技術,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而花樹種植等景觀打造本身就是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處理技術的一部分。據了解,陵水已制定相關規劃,計劃在今年底實現農村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60%,2020年實現100%全覆蓋。陵水將考慮村莊地形地勢、村域面積等因素,采取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人工濕地處理、一體化設備治理等不同模式。
科學治理 呵護土壤環境
走進垃圾處理站,卻聞不到臭味,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垃圾轉運站采用豎式裝箱壓縮轉運工藝,隔絕垃圾臭味的同時啟動吸風裝置將臭氣和灰塵吸走。于去年1月投入使用的先行試驗區垃圾轉運站,主要負責先行試驗區及周邊鄉鎮約8萬人產生的生活垃圾轉運處理工作,站內做到垃圾日來日清。
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轉成為了土壤污染重要風險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陵水還加快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暨餐廚廢棄物協同處理項目建設,建成后每天能處理1050噸生活垃圾和100噸餐廚廢棄物。
“我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和施用強度偏高,也存在牲畜養殖等農業面源污染,導致土壤污染風險加大?!眳嵌▏f。
陵水一方面積極調整農業投入結構,大力推廣節肥、節藥清潔生產技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另一方面科學布局牲畜養殖區,因地制宜推廣牲畜糞污綜合利用技術,建設規?;託夤こ蹋乐勿B殖污染。
此外,陵水還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例如加快95家醫療機構環評手續,規范設置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室,做好醫療廢棄物分類收集、暫存、處置等,確保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率100%。
陵水還通過制定系列方案和規劃,圍繞“預防為主、風險管控、分類治理、突出重點”工作中心,提出土壤環境污染防治的目標、重點和具體措施,針對性防治土壤污染。
(本報椰林8月9日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