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新時代瓊崖傳習所》第六期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旅游衛視播出。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海南中共黨史學會理事楊娜老師擔任本期節目主講嘉賓,她以一位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的身份,圍繞“青年人,新時代擔當新作為”這一主題,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為觀眾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想政治課”。(8月12日《海南日報》)
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繁榮,也離不開政治清明。人是社會中的人,不能夠脫離社會而孤立開來,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未來是緊密聯系的,換言之,關注政治、知曉國情民情也就是在關注個人生活。青年人更應該脫離舒適的溫床,通過學習理論知識、了解歷史文化、參與社會實踐、找準價值定位謹防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引導,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反思,承擔責任。
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深刻的現實意義,把握好青年群體這一主力軍十分關鍵。如何讓青年一代擺脫“政治冷漠癥”成為主要命題。正如楊娜老師所言,由于社會趨向原子化、信息不周全、價值觀扭曲等因素影響,造成了當代青年對政治“不關心”“無所謂”。其實,并不是政治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遙遠,而是先入為主的判斷使之陷入了盲目否定的尷尬境地。
這就需要青年一代拿出青春熱血,做出改變,思考自己的生活點滴,學會反思,具備問題意識。在常識的背后發現真理,在信息不周全的劣勢之下保持應有的理智,去探尋根源和依據而不是簡單定義,這才是青年人應有的態度和擔當。同時,高校應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擯除僵硬、教條、空洞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意識到政治就在生活之中,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政治參與感,學習的技能也能更好地運用到社會建設中去。(蔣穎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