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格達8月15日電題:伊拉克足球,戰火中走出的自豪與榮耀——訪參與世界足球先生評選的伊足球記者賽義迪
新華社記者張淼 程帥朋
↑艾爾沙德·賽義迪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2018年8月9日攝)。 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無論我走到哪兒,我都沒有忘記伊拉克和伊拉克足球。對于遭受戰爭、教派沖突和暴力苦難的伊拉克人民,足球是最受他們歡迎和喜愛的運動,有一種治愈傷痛的魔力。”伊拉克“85后”足球記者艾爾沙德·賽義迪說。
“足壇奧斯卡”國際足聯2018世界足球先生評選投票日前截止。作為伊拉克唯一的媒體投票代表,賽義迪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講述了戰后動蕩十五年、烽火亂世中伊拉克足球踢出的自豪與榮耀。
足球的神奇魔力
世界足球先生是國際足聯每年度頒發的球員個人最高殊榮。身為伊拉克足球圈的知名記者,賽義迪已連續三年作為伊拉克媒體代表參加評選。從俄羅斯世界杯歸來沒多久,賽義迪將選票第一順位投給了帶領克羅地亞闖入決賽的莫德里奇,第二三順位則分別為梅西和C羅。
1985年出生的賽義迪如今身兼多重角色,他是足球記者、伊拉克體育新聞網站sada sport的負責人,也是伊拉克足協的媒體協調人以及伊拉克男足U19青年隊的新聞發言人。
2010年起,賽義迪開始參與報道國際足聯組織的賽事、會議和其他媒體活動。“記者生涯讓我接觸到國際足聯負責西亞足球的部門,這給了我機會見到國際足聯官員和其他媒體記者。”他說。
2007年,距離伊拉克戰爭硝煙結束僅有四年,伊拉克男足舉起了亞洲杯冠軍獎杯。國破家何在?經歷戰火的伊拉克男足上演了足球史上最值得銘記的勵志故事。
當時,賽義迪還是新聞系的學生,決賽對陣沙特阿拉伯,那天他把外地的同學們邀請到家中一起看球。賽義迪回憶說,當時正是伊拉克教派間流血沖突的高峰,出征時伊拉克男足不是熱門。裁判吹響比賽結束哨聲的勝利時刻,幾乎所有的伊拉克人都涌上了街頭慶祝。
身披國旗的民眾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至少那一刻,他們覺得國家的未來充滿希望,賽義迪說:“對所有伊拉克人來說這都是歷史性的勝利,(伊拉克足球)把分裂的教派民眾團結起來,給了他們生活的新希望。”
然而,足球也融入了這個國家的血淚史。現實無情,希望破滅,伊拉克再次卷入難有寧日的教派沖突。有人說,足球,或許是唯一可以將伊拉克團結在一起的力量。
近30載禁賽解禁
經歷戰后動蕩與劫難,伊拉克男足在過去15年中不可思議地多次上演奇跡。除2007年亞洲杯冠軍外,伊拉克男足還在雅典奧運會獲得第四名,在多哈亞運會和仁川亞運會上分別摘得銀牌和銅牌。
輝煌戰績背后,卻是伊拉克近30年無法主場作戰的現實,球迷不能在家門口助威。海灣戰爭后,緊隨西方社會的經濟制裁,國際足聯禁止伊拉克舉辦任何形式的國際比賽和友誼賽。
“對伊拉克足球的問題和關切一直在我腦子里,每當我參加國際足聯舉辦的會議和論壇,我總是竭盡所能(呼吁),尤其是解除禁令。”多次參加國際足聯大會和理事會報道的賽義迪說。
因凡蒂諾當選國際足聯主席后,國際足聯派出一個評估小組,從比賽場館、安全等因素考察伊拉克重新舉行國際足球比賽的可能性。深耕伊拉克足壇多年的賽義迪成為評估小組的一員。
2018年初,國際足聯終于為伊拉克舉辦國際足球賽開了綠燈。目前,伊拉克安全局勢良好的埃爾比勒、卡爾巴拉和巴士拉可以舉辦國際足球比賽,杜胡克、蘇萊曼尼亞和米桑三個城市可舉辦國際足球友誼賽。
“要塑造足球在伊拉克的未來,取消禁令是重要的一刻。經過伊拉克各層面的艱苦努力,才取得了這一積極結果。”賽義迪說。
U19的新希望
350萬美元,是每年支撐起伊拉克足球共14支各年齡段隊伍的訓練和比賽的全部預算。缺少贊助,沒有高薪,甚至沒有國家隊專門的訓練場地,巴格達大學的足球場上最終卻訓練出一支亞洲勁旅。
同樣沒有所謂的青訓計劃,戰火中成長起來的伊拉克足球小將,卻拿到了2014年亞洲U14錦標賽冠軍、2016年亞洲U16錦標賽冠軍。同一撥小球員,比賽地從伊朗到印度,身兼記者和發言人的角色,賽義迪見證了他們的成長。
如今,這撥小球員已成為伊拉克U19青年隊的主力。可因為教練層和伊拉克奧委會間的矛盾,上屆亞運會季軍無緣本屆雅加達亞運會。由于亞運男足項目參賽運動員年齡需為23歲以下,這撥小球員中的不少人錯過了難得的鍛煉機遇。
唏噓間,賽義迪說自己更看重伊拉克足協推出的新計劃,瞄準進軍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展望2026年世界杯。
“過去兩年間伊拉克開始建球場,足協計劃聘請高水平外國教練,為國家隊制定規劃,將球員送至海外訓練營等。”在賽義迪眼中,伊拉克U19青年隊將有機會成為伊拉克足球新的“黃金一代”。
“我們要發展足球,因為這是絕大多數伊拉克人心中的頭號運動,這是我們幸福和未來希望的來源。”賽義迪說。
?
?
?
相關鏈接:
伊拉克“選擇性”遵從美國 與伊朗交易不用美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