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鎮愛群小學樓頂的光伏設施。通訊員王聘釗 攝
海口網8月21日消息(記者黃暉 通訊員王聘釗)“現在村子里引入了光伏扶貧項目,不僅貧困戶脫貧后‘腰包’更鼓了,我們村也有了一份長期、穩定的村集體收入,有財力支持更多的公益項目為村民服務。”8月21日,在海口美蘭區靈山鎮愛群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吳亞毅自豪地對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說。
如今,不僅脫貧戶能從光伏發電帶來的電費收益中獲取分紅,分紅外的電費資金還能給愛群村委會增加村集體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村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務。
21日,跟著吳亞毅的腳步,海口網記者登上了愛群小學樓頂。海口網記者看到,樓頂上已經裝滿了數個太陽能發電板,村干部正逐一巡查發電設施,將覆蓋在發電板上的灰塵和落葉清潔干凈。“由于發電板依靠轉換光能產生電能,發電板上覆蓋的灰塵太厚、紙屑落葉太多,都會影響到發電的效率,需要派員不定期巡查、保潔。”吳亞毅說。
在靈山鎮中心小學樓頂,工作人員在檢查光伏設施的運行情況。通訊員王聘釗 攝
據了解,愛群村委會共有兩處村級發電站,均安裝在公共屋頂上,除愛群小學樓頂外,還在靈山鎮中心小學樓頂安裝了光伏發電設施,總規模為100千瓦。依靠兩處發電設施,每年的年收入預計可達8萬元。
“愛群村委會是扶貧整村推進村。我們村有一個特點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不到0.5畝。沒有村集體土地,這對發展農業種植產業來講困難很大。”吳亞毅告訴海口網記者,沒有經營性收入,對發展諸如道路硬化、飲水工程改造、綠化亮化等公益事業,為村民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來講,都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
吳亞毅說,光伏發電項目不僅收入較穩定,收益還可長期保障,可穩定發電至少20年以上,受到村民廣泛歡迎。“愛群村委會原先有4戶貧困戶共計15人,目前均已脫貧,處于鞏固階段。自2017年11月光伏設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到年底僅僅兩個月,我們村每戶貧困戶就獲得了1000元的分紅。”
“2017年,美蘭區在靈山鎮愛群村委會、大致坡鎮昌福村委會發展光伏扶貧項目,各向每個村投資83萬元建100千瓦的屋頂光伏項目,資金全部由市級財政和區級財政撥款承擔。”美蘭區科工信局局長符明雄介紹,光伏扶貧項目由區科工信局牽頭實施,建造完成后移交所在村的村委會負責日常管理,所產生的收益原則上全部作為行政村的村集體收益,由所在村支配,并重點向村中的貧困人口、低保、五保、殘疾人傾斜。“技術人員還對村委會維護人員進行了技能培訓,指導維護人員掌握電站日常維護和操作知識。”
據悉,在2017年的基礎上,今年美蘭區還將在大致坡鎮金堆村委會、三江鎮茄苪村委會開展光伏扶貧項目,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幫助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穩定增收。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