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規劃、產品研發、基礎設施都有待突破
海南森林康養產業“理想誘人,現實骨感”
“來了不愿走,去過還想去。”200個鋪位供不應求,需提前10天預訂;廣場、停車場、野外拓展訓練基地等,到處架滿了帳篷、擺滿了房車……這是亞龍灣熱帶森林旅游區森林康養基地在這個夏季的市場熱度。
日前,海南省的吉森北緯18度溫泉山莊森林康養基地、亞龍灣熱帶森林旅游區森林康養基地、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山水風情森林康養基地被列入第二批中國森林康養試點基地。然而,相對于國內其他省份,記者走訪發現,海南省森林康養產業起步相對較晚,發展規劃、產品研發、景區基礎設施上都有待突破。
海南森林康養市場潛力巨大
森林康養,是指把優質的森林資源與現代醫學和中醫等傳統醫學有機結合,開展森林康復、療養、養生、休閑等一系列有益人類身心健康的新型產業,被譽為“下一個鄉村旅游的藍海”。根據《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7至2030》,海南確定了以建設綠色、生態、類型多樣的森林康養品牌基地為引領,打造國際知名的森林康養目的地和森林康養大省的戰略發展目標;到2030年,形成集旅游、醫療、養生、康復、保健、教育、文化、體育等于一體的森林康養產業體系。
目前,浙江、四川、黑龍江以及湖南等多個省份的國家森林公園、國有林場等,也開始逐漸向森林旅游、森林康養轉型,提供養生休閑、康體醫療的森林服務產品。
“海南是全國熱帶森林面積最大、熱帶雨林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又有國家健康產業政策支持,森林康養可作為海南林業產業供給側改革的一次轉型機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意德說。
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海南有旅游業打下的市場基礎。2017年,海南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均超額完成任務。全年接待游客6745.01萬人次,同比增長12%,實現旅游收入811.99億元,同比增長20.8%。
從資源上說,海南省近年來全面推進綠化寶島、天保工程、退耕還林等護林造林項目,全省森林面積從2005年的2827萬畝增加到319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2.1%。
與此同時,目前海南全省擁有8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7個省級森林公園和32個國有林場,經過這幾年的開發,逐步形成了熱帶雨林游、熱帶花卉園林游、濕地紅樹林游、野生動植物游等森林生態旅游產品。
產品研發需多部門合力推進
“蛋糕很誘人,可現實很骨感。”李意德坦言,海南有發展基礎、也正在努力,但該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時間來歷練與沉淀。“目前,海南森林旅游項目大多僅限于徒步、登山、做瑜伽或泡溫泉等,沒有真正和醫療相結合起來,沒有做出針對特定人群的森林康養專業產品。”
李意德認為,森林康養試點基地要配備具有疾病康復和森林療養從業人員及專門接待服務人員,探索健康管理、生態學、醫學相結合的綜合性科學研究,可目前海南這塊相對空白,養產業發展還沒有太多經驗可借鑒,只能逐步摸索。
“森林康養產品研發的難點主要還在于如何留住客人。”三亞亞龍灣云天熱帶森林公園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趙叢介紹,該康養基地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森林康養試點基地后,馬不停蹄與上海市一家高端療養俱樂部對接,準備在熱帶森林旅游區內劃出一部分核心區域,研發高端療養產品。然而,他們發現森林康養基地對醫療、森林等資源要素要求高外,此外,目前大多市民的旅游觀念尚停留在滿足眼球階段,對身體康養方面的需求意識提高還需一段時間。
對此,海南康泰國際旅行社產品研發部副總經理黃小玲認為,海南目前的旅游市場還是以觀光休閑游為主,森林康養產品研發要以組合型為主,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研發不同的產品。而且,海南的森林康養,應當從本地市場起步。她說:“國內其他如浙江、湖南、重慶一些省份和地區開發的森林康養,大多是針對本地客戶群體為多。”
“未來海南的療養型旅游度假市場會逐步拓展,但目前海南很多森林旅游度假區的交通基礎設施、接待條件都還有待提高,相關的政策與制度還不夠完善,缺乏部門合力推動。未來產品如何細化、專業化,例如慢性疾病康復、戶外運動、自然教育等不同類型產品,需要對接不同的行業,達到行業標準要求,才能獲得市場認可。”黃小玲說。
?
?
相關鏈接:
海南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全海景玻璃棧道盡覽山海風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