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29日宣布,在內政部下新設機構,推動網絡安全研究,以提供資金等方式開發網絡安全技術,減少對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技術依賴。
新設“網絡安全創新局”是由德國內政部與國防部合作。
【自認落后】
德國內政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29日與國防部長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參加一場聯合新聞發布會,強調德國需要借助新手段,成為網絡安全強國,同時強化整個歐洲的網絡安全。
“我們的共同目標是,讓德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發揮國際主導作用,”澤霍費爾說,“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已經落后。既然落后,就需要采取全新手段。”
他告訴媒體記者,德國不能坐視涉及網絡安全的敏感技術掌握在他國手中。“我們必須確保掌握并發展數字基礎設施關鍵技術。”
【尋求自保】
路透社解讀,自從美國防務承包商前雇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美國政府秘密監聽項目以來,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就對倚重美國技術深感擔憂。
2001年“9·11”恐怖襲擊后,美國政府出臺《愛國者法》,給予國家安全局(NSA)廣泛授權。這一電子情報機構多年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無孔不入地搜集情報。
2013年6月,斯諾登向媒體陸續披露國安局“棱鏡”項目,監聽對象包括美國在歐洲的“盟友”,在歐洲引發軒然大波。
同年10月,德國政府宣布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電話可能遭到美國情報機構截聽;2015年,維基揭秘網爆料,法國三任總統雅克·希拉克、尼古拉·薩科齊和弗朗索瓦·奧朗德先后遭美方截聽。
【觸發疑議】
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德國每天遭遇大量針對政府機構和企業電腦網絡的攻擊。
然而,認可強化網絡安全技術能力的同時,對新設網絡安全創新局,尤其關聯國防部,德國政壇人士中出現疑議聲音。
反對黨綠黨籍議員康斯坦丁·馮諾茨認為,資源應優先用于強化薄弱系統,而發展網絡進攻能力會讓德國陷身網絡軍備競賽,反而不利于網絡安全,同時削弱德國主張國際間限制使用網絡武器的外交努力。(陳立希)(新華社專特稿)
?
?
?
相關鏈接:
機構預測德國9月消費者信心將繼續下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