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凌云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
扶貧產業有了“領頭雁”
提起村干部,不少人會想到“老支書”“老村主任”的形象,但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凌云縣下甲鎮加西村的村民們卻不一樣。去年5月,村“兩委”班子換屆后,班子實現了年輕化——村支書勞庭鐵是“80后”,班子隊伍里還有兩名“90后”。
凌云縣委組織部部長白瑪澤仁介紹,年輕村干部們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腦子也活,在帶領群眾發展脫貧產業上很有優勢。
幾年前,加西村村民勞文祖建房子時摔下來受了重傷,一家因病返貧,兩個小孩還在上學,靠妻子莫氏物支撐全家。村干部根據他家的情況,動員莫氏物種桑養蠶,去年全家收入4萬元,順利脫貧。
在村級黨組織建設中,凌云縣明確優先推選和不能推選等標準,確保將群眾滿意、組織放心的能人選進班子。實施黨員致富帶富“領頭雁”工程,選拔一批能力強的黨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
凌云有“茶鄉”之名,泗城鎮隴照村黨總支書記萬崇尚是縣里一家茶企負責人,幫助鄰近村將小茶葉變成大產業。公司負責統一剪枝、除草、施肥,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動平林村、央里村等5個村村民抱團發展產業,近兩年共有432戶貧困戶產業脫貧。
扶貧必扶智。從2015年11月開始,浩坤村黨支部舉辦精準扶貧大講堂,對村民進行建筑、廚藝、手工藝制作等技能培訓。目前大講堂共舉辦115次,培訓群眾5000多人次。截至去年底,浩坤村已實現脫貧104戶460人,貧困發生率從47%下降到23%,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
脫貧攻堅還要充分發揮黨支部協調作用。縣里組織有黨員與重點脫貧對象結對子,開展“村企結對共建”幫扶活動;選取產業相同、地域相連的合作社進行整合,成立合作社聯合社,先進帶后進,結對加快片區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帶動850戶4500名貧困人口脫貧。
“因村派人、選優配強”,凌云縣加大駐村幫扶干部隊伍建設,推動黨員干部沉在一線。2012年以來,累計選派128名機關事業干部駐村擔任第一書記,25名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任職,257名機關企事業干部擔任扶貧工作隊員,110名年輕有為的同志擔任村級扶貧專干,實現每個村都有1支駐村工作隊、1名扶貧專干,每個貧困村都有1名第一書記,每戶貧困戶都有1名幫扶責任人。
駐村第一書記深入查找貧困原因,抓產業發展,抓基礎建設,不斷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發揮黨員示范作用。截至目前,縣里共指導建立村民合作社1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88個,組織開展農民培訓208期17704人次,培養經濟能人350人,發展農村黨員85人,整頓軟弱渙散村11個。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02日 10 版)
?
?
?
相關鏈接:
屯昌村干部虛報騙取青苗補償款被中紀委網站通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