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不斷探索創新招商機制
45家總部或區域總部意向落戶鹿城
9月1日晚,三亞市招商辦工作人員吳一飛早早便守在電視機前,等待《新時代瓊崖傳習所》第九期節目的播出。從5月中旬開始,他便從三亞市商務會展局被抽調到三亞市招商辦,參與到三亞招商引資的具體工作中。吳一飛說:“在三亞市招商辦,與時間賽跑,爭當招商工作的排頭兵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這一期的《新時代瓊崖傳習所》節目邀請的嘉賓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教授,他以“對標先進彌補差距,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主題,闡釋了優化營商環境對于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意義。
自5月20日海南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啟動以來,三亞先后對接并且開展商務洽談的企業共有82家,洽談合作項目共243項。目前共有45家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板塊總部意向落戶三亞,2018年的營業收入預估超過300億元。5月21日,三亞與光大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全省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中簽下“第一單”。中船重工物貿集團僅用一個上午完成工商注冊,一個半小時完成千萬元版增值稅發票的申領。
“節目中,嘉賓談到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是否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個標志在于營商環境是不是真正地達到了公平、透明、穩定、可持續,是不是真正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吳一飛認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工作實際上就是制度創新,通過改革試驗,讓投資貿易更加便利化,讓海內外企業感受到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市場環境,從而讓廣大群眾受益。
三亞市商務會展局局長、市招商辦副主任冼國劍介紹,三亞在實際招商工作中不斷創新制度,探索建立了“五個一”項目落地機制:針對招商引進的每一家企業,簽好一份合作協議,開好一次交底會議,印發一個責任文件,搭建一個工作團隊,建立一套督查機制,為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提供機制保障。
“嘉賓把深圳作為國內招商引資成功的典型例子,認為它在很多方面為招商引資工作樹立了標桿。”國家統計局三亞調查隊居民收支調查科科長、三亞市招商辦工作人員李平西說,深圳在創新、創業等方面所具有的優勢,離不開完整產業鏈和充足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的支撐。
“三亞在招商活動中對標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區(港),瞄準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以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國際郵輪母港、互聯網產業小鎮、海棠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園區為載體,圍繞主導產業進行全產業鏈招商,加強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李平西認為,未來可以促進人才、資金、技術、項目一起落戶三亞,加快經濟發展,形成更多制度化、長效化的成果和舉措,在區域競爭中快速突圍,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打下良好基礎。
(海南日報三亞9月1日電)
?
相關鏈接:
海南三亞20家餐廳實現后廚手機直播 吃貨點外賣放心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