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書畫、朗誦、瑜伽、烘焙……
文壇社區“居民學校”讓居民“處處可學”
周二成人成長學習班、周四形象禮儀班、周六烘焙班……9月2日,記者在國興街道文壇社區看到,公益學習班的課程表上羅列著形式多樣的免費課程,有大人的課程,也有小孩的。“我覺得這里的課程安排得特別有意思,我可以學書畫、朗誦,下次媽媽有空了我想讓她學習瑜伽。”說這話的時候,今年8歲的小儀笑得很開心。
文壇社區設立的“居民學校”,讓居民贊不絕口。“我家孩子學會了打羽毛球”“孩子學會了做蛋糕”“這個暑假孩子都是來社區上課,發現他變得開朗活潑了”……暑假結束后,社區家長驚喜發現孩子有了很大的變化。“希望公益學習班越辦越好,讓孩子們學到更多知識。”居民王女士說,平常家長上班,孩子在家里很孤單,周末就在家里看電視,社區開展了公益學習班后,不僅讓孩子們學到知識,還可以交到很多朋友。
每天下午,志愿者老師盛志敏都會準時來到社區給居民上課。“我會教居民跳舞,也給孩子們上朗誦課。”盛志敏說,她退休后從甘肅來到海口居住,平常有空都會到社區給居民義務上課,“自從社區有了公益學習班后,我在教的同時,自己也跟著其他志愿者老師學瑜伽等課程。”在盛志敏看來,社區有了公益學習班,可以為居民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課程,讓大家“時時可學,處處可學”,從學習中獲得樂趣與養分。
和盛志敏一樣,社區還有很多“候鳥”志愿者。國興街道工委委員楊偉介紹,文壇社區轄區居民有很多屬于典型的“候鳥”型居民。這部分人群中有不少是退休中高級人才,針對這種情況,瓊山區統戰部、國興街道、文壇社區大力推進“候鳥”人才參與社區自治工作,鼓勵“候鳥”人才參與社區自我管理、服務、教育和監督,成立文壇社區“候鳥”之家后,越來越多的“候鳥”主動加入到候鳥志愿服務隊伍中,激發了社區居民和社區社會組織的活力。
“社區開展公益學習班后,受到了大家的歡迎。”文壇社區負責人林書輝介紹,公益學習班由瓊山區教育局、國興街道、文壇社區、海口市友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開展社區教育項目。教育活動包括文藝匯演、健康教育、法律知識、書畫交流教育、讀書分享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內容。為了組織更多有益的活動,社區還發掘和培育了老有所樂舞友隊、海經院太極拳輔導站、弦之韻二胡藝術團、合唱隊、水兵舞舞蹈隊、三句半表演隊、七彩虹社區志愿者教師隊伍、文壇社區馨港藝術團等社區公益團隊,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搭建了多個社區組織共同參與事務的平臺,深受轄區居民的喜愛,帶動了居民的廣泛參與,促進了社區教育功能提升。林書輝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發揮社會組織作用,開展形式豐富、精彩紛呈的特色活動,形成“共享、共建、共治”的社區治理體系,增強社區凝聚力。
?
相關鏈接:
向大海“討飯”的海口漁民老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