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身海南兩年多 共享汽車咋樣了?
海口街頭的共享汽車
2016年5月,第一輛“小二租車”出現在海口街頭,海南正式迎來“共享汽車”時代。用戶只要在APP上傳駕照、身份證等個人資料,注冊成功后就可以在指定的停車網點取車還車,使用過程方便快捷。隨著用戶的逐年增長,海南共享汽車市場也從一家獨大發展為群雄角逐的局面。多家共享汽車運營企業看好海南的發展前景,紛紛謀劃布局,搶占未來市場。記者 張野 文/圖
用戶感受
開共享汽車方便又劃算,他打消買車念頭
2016年,共享汽車進入海口的時候,金海就有所耳聞,但直到今年5月份,他才成為用戶。
“那時候父母來海口看我,我去機場接他們,看到機場有共享汽車,想著有車帶他們四處轉轉比較方便,就租了一輛。”接下來幾天,金海每天開著共享汽車帶著父母游玩,這也讓他開始“迷戀”上了共享汽車。“確實很方便,隨用隨租,性價比也高。”漸漸地,租車出行成為金海的生活習慣。
金海告訴記者,他所租賃的共享汽車是燃油車,價位基本上在15萬到20萬元之間,屬于中高檔車型。有時候參加聚會,金海就會開車前往,雖然大家都知道車是租的,但金海覺得無所謂。“我之前一直有買車的打算,還差點買了二手車,但是現在我的想法變了,買車就是為了方便,既然現在開共享汽車這么方便,就沒必要買了。”
金海算了一筆賬,他每周租車兩次,平均每次花90多元,“如果買了車,油錢、保險都是一大筆支出,和租車相比不劃算。而且我身邊好多有車的朋友都不愿意開車了,要么騎電動車,要么騎共享單車,這更堅定了我不買車的念頭。”金海認為,目前海南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未來共享汽車網點會越來越多,使用也會越來越方便。
新手司機拿共享汽車“練手”,越“練”越喜歡
拿了駕照買了新車,但是不敢上路,這是很多新手司機都有過的“尷尬”。今年3月份,90后小沈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駕駛證,家人也把買車一事提上了日程,但小沈對自己的駕駛技術沒有太大把握,“要是能有車練練手就好了。”
有一天,小沈發現,距離她住處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個共享汽車網點。于是從4月份開始,小沈只要有機會,就會到網點租一輛共享汽車代步。“剛開始肯定不適應,上路的時候都不敢踩油門,只能一直跟著前面的車。”小沈說,開的次數多了,她的膽子也大了。
除了上下班代步外,小沈平時有空也會開著共享汽車在海口街頭“閑逛”。為了熟悉不同的車型,小沈還在3家共享汽車平臺上進行了注冊,“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小型車、中型車都開過。”現在小沈的駕駛技術越來越好,而她也越來越喜歡共享汽車,“已經習慣了,共享汽車確實方便,每天用車時間不長,也花不了多少錢。”小沈說。
記者體驗
共享汽車開19分鐘花費10.7元
共享汽車有多方便?具有哪些優勢?記者對此進行了體驗。
記者下載了一款共享汽車APP,操作界面很簡潔,地圖上顯示著距離記者最近的海南大廈網點的車輛基本型號、續航里程和價格等內容。記者完成一系列注冊及認證程序后,點擊“用車”就成功預訂了一輛共享汽車,整個過程不超過1分鐘。
預訂成功后,記者前往海南大廈網點取車,隨后開車前往另一個網點還車。到達目的地后,記者再次進入APP,手機頁面停留在“車輛控制”,頁面上多了“還車”按鈕。記者點擊“還車”,只聽見“咔”的一聲,車門自動上鎖,手機跳轉到收費頁面,顯示“用車19分鐘,此次消費共計10.7元,其中起步價5元,費用5.7元”。記者支付費用后,頁面提示“分享此次訂單可以領取代金券”,記者分享后獲得了5.2元代金券,可以下次用車時使用。
相同的路程,開共享汽車比坐出租車網約車實惠
為了了解共享汽車在性價比上是否有優勢,記者分別乘坐出租車、網約車及開共享汽車,從海口金盤夜市前往匯隆廣場,路程大約3公里(編者注:因測試時間地點的差異,對比結果不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結果顯示,出租車用時19分鐘(含等車時間),花費11元;網約車用時13分鐘(含等車時間),花費10元;共享汽車用時12分鐘(含前往取車網點時間),花費8元。
綜合比較,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經濟成本,共享汽車都比其他兩種出行方式更有優勢。
共享汽車運營企業
“每輛車日均使用3.5次,用戶一直在增長”
早在2016年5月,海南一家本土共享汽車運營企業就結合市場需求在海口推出純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服務。據悉,該公司目前在全島共布局2100余輛共享汽車,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亞,其中海口有1200余輛,網點涵蓋機場、高鐵站、車站等交通樞紐及大型社區、景區酒店、大學城等地。
該公司副總裁劉倩介紹,據統計,目前每輛車的日均使用次數有3.5次,最高可達9次,平均用車時長在2小時左右,單次用車里程在22公里到25公里之間,“這也很符合共享汽車短途出行的定位。”
用戶群體方面,游客用戶增長量迅速,“游客用車最開始只占20%左右,現在已經基本達到50%到60%,共享汽車的大眾接受度越來越高了。”劉倩介紹,該公司車輛投放一直在增長,而每個月注冊的用戶也在增長。
共享汽車在海南有很大發展空間
今年1月進入海南的一家共享汽車運營企業,如今已在全省布局約2000輛共享汽車。由于該公司共享汽車均為燃油車,在續航方面比新能源汽車有優勢,所以發展迅速。“現在每輛車都能保證日均使用次數在1次以上,平均用車時間為3個小時左右,用戶以90后為主。”該品牌海口分公司經理王啟億說,他們公司看好共享汽車的發展前景,“未來一定在汽車租賃行業占據主導地位。”
劉倩也認為,共享汽車在海南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去年年底,海南省政府出臺《海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預計2021-2025年全省旅游總人數達到1.1億人次,加上明年開始限制外地車輛進島,這些都是發展共享汽車的‘利好消息’。”她說。
業內人士
數家企業鏖戰海南,帶來競爭壓力也帶來機遇
《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汽車共享出行用戶直接需求在2015年約為816萬次/天,2018年有望增長至3700萬次/天,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
記者了解到,目前海南除了本土的共享汽車運營商外,已有多家共享汽車品牌入駐,全省共享汽車投入運營車輛已破萬。
在劉倩看來,數家企業鏖戰海南是一件好事,“共享汽車企業入局必然帶來競爭壓力,但同時也會帶來機遇。”劉倩認為,越多共享汽車企業進入海南,就越能帶來規模效應,刺激市場的同時也加強了用戶共享,“你培養的用戶可能會為我所用,我培養的用戶也可能去用你的車。”
為了搶奪更大的“蛋糕”,各家共享汽車企業也紛紛“出招”,劉倩和王啟億都表示,公司下半年將加大對市場車輛的投放,以搶奪更多用戶群體和市場資源。
王啟億說,今年年底,他們公司將上線首批新能源共享汽車,目前正在著手布局充電樁建設,“新能源汽車畢竟是大趨勢,接下來將逐漸減少燃油車的數量。”
劉倩透露,他們也在加快新車投放的速度,保守估計今年年底將新增共享汽車2000輛左右。“我們也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從公共資源管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加大新能源車輛的推廣力度、增加對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等。”劉倩說。
?
?
相關鏈接:
共享汽車押金難退現象明顯 避免重蹈共享單車覆轍·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