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坡村圖書室內,村民正在看書。 記者 武威 通訊員 胡陽 攝
推進“一村一品” 促農村產業發展
“田洋上能建公園,民居能辦民宿,以前想都不敢想。村子發展好了,給我們帶來了更多致富機會。”坡村村民杜桂參說。目前,她擔任坡村革命書屋管理員,每個月能領到1200元工資。
杜桂參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之前她去過海口、三亞等地打零工,但孩子在家,總是放心不下,“孩子生病我就辭掉工作,等孩子康復了又重新出去找工作,如今在家門口就業,能照顧到家庭。”
“我們結合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因地制宜科學謀劃農村產業,在文明生態村中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實現鄉村‘面子’和‘里子’雙向改善。”劉永說。
以“一村一品”為思路,借助山水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大里地區和坡村被打造成全域旅游鄉村示范點;憑借圣女果產業,光坡鎮武山村、港尾新村等村莊推動“農旅融合”;依托特色資源,本號鎮祖關村、群英鄉芬坡村分別發展起茶樹菇種植業、黑山羊養殖業……
創建文明生態村,村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產業發展了,村民也能因此增加收入,只有生活水平提升了,村民才會主動支持和參與文明生態村創建。”劉永表示。
以坡村為例,當初為帶動、規范鄉村旅游發展而成立的坡村文化演藝公司,如今已直接促進41人就業,間接促進119人就業,有的村民加入舞蹈隊當演員、有的村民擔任講解員、有的村民經營特色農產品店鋪……
如今,陵水以“村委會+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村集體公司化經營”等模式發展的村集體產業,使農民在不離鄉的情況下實現了增收,一個個文明生態村正逐漸成長起來。
?
?
相關鏈接:
“內外兼修”!陵水用3年打造完成37個美麗鄉村·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