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勘定土地界限。通訊員王聘釗 攝
海口網9月7日消息(記者黃暉 通訊員王聘釗)“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項目是省重點項目,教育事業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們付出再累一點、再苦一點也很值得。”9月7日,在位于海口美蘭區靈山鎮的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二期項目地塊現場,美蘭區征地辦主任黃土桃動情地說。目前,該地塊已完成征地協議的簽訂工作,為項目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是北京師范大學與海口市人民政府合辦的一所國有公辦性質學校,校址位于海口市江東片區,小學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分步實施建設。目前,該項目一期的高中部已建成并開學,項目二期的初中部和小學部正計劃建設當中,力爭于2019年9月招生。該校二期項目建設涉及靈山鎮電白一村和電白南村共計76.15畝的土地征收。
“項目征地并非一帆風順,其中最大的難題在于確認土地的權屬,做好這項工作我們用了最多時間。”黃土桃介紹,由于電白一村和電白南村兩個村民小組緊挨著,以致兩村的集體土地長期來沒有明確的界限。“如同一塊地段,兩村的村民都說是自己村的,爭議并不小。無法確權就無法簽訂征地協議,這給我們的征地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為了做好電白一村和電白南村的土地確權,靈山鎮征地工作組和美蘭區征地辦工作人員在村委會及村干部的配合下,發揮“釘釘子”精神,多次召開村委會議、骨干會議、動員大會以及群眾代表大會等會議,努力凝聚共識,協調各方關切。
針對國土確權不明確存在眾多爭議地,涉及兩村村民一百余人的情況,工作人員每天7時不到,便帶領著百余名村民在爭議地段逐塊厘清權屬,勘定界線,同時充分聽取村民意見和建議,維護村民合法權益,爭取每一位村民的認同。“有的村民白天務工、務農不在家,我們就利用夜間時間召集村民召開群眾大會,為群眾答疑解惑。工作人員每天都忙到2時,最晚的一天到4時才能‘下班’回家休息。”靈山鎮副鎮長李偉告訴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
僅僅用時半個月時間,靈山鎮征地工作組和美蘭區征地辦工作人員不斷攻堅克難,不僅明確所有爭議地的確權,還與電白一隊和電白南隊兩個村民小組簽訂76.15畝的征地協議,圓滿完成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二期項目所有土地補償協議的簽訂工作。“為保障被征地村民權益,我們在項目地附近規劃了近百畝安置地,年底前安置房就能動工,涉征的200戶近600名村民都能得到安置。同時在安置地外圍建設商鋪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由村民分紅。待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二期建設完成,村民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黃土桃說。
?
?
相關鏈接:
關于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劃片范圍公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