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呂勇:三項“硬”舉措推動“商務快車”跑出加速度
9月6日晚,北京,海南省引進外資項目洽談會簽約儀式現場高朋滿座、名企云集。現場26個外資項目簽約,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英國哈羅公學、淡馬錫、英國默林娛樂集團、美國三五環球集團、香港太平健康集團等紛紛簽下合作項目進駐海南。
這場洽談會,既是海南省招商工作的一次重要成果展示,也是招商引資相關人員積極推進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生動實踐。
“全省商務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為海南省贏得更多國際競爭優勢和主動權,努力打造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呂勇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省商務廳將深入開展“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實踐中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用三項“硬”舉措推動美好新海南“商務快車”跑出加速度,堅決扛起商務新擔當。
堅持以考核為手段
全程抓好學習這個“硬任務”
“要開展好‘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首先要加強政治學習,抓實理論武裝、筑牢思想基礎。”呂勇介紹,省商務廳堅持以量化考核為手段,將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件、省委七屆歷次全會精神和自貿區相關政策列為學習重點,明確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和考核要求,加強理論學習。
上級對下級隨時隨地抽查學習情況、每周撰寫一篇個人學習心得、每月進行一次學習研討、每季度開展一次閉卷考試、每半年組織一次知識競賽,將學習、抽查、考核的情況納入處室主體責任目標考核清單……抓好理論學習在省商務廳得到全力推進。
從成效來看,通過嚴格考核、量化打分,省商務廳將理論學習這個“軟任務”變成了“硬任務”,全廳黨員干部主動學習、自覺學習的意識提高了。
一些人在出差的路上打開“口袋書”隨時學,一些人早起學,一些人在工作遇到難題時馬上學,還有一些人自費購買自貿區相關資料深入學,實現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習活動不僅做到了全員覆蓋、個個參與,而且力求學深學透、入腦入心,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
重點抓好執行這個“硬環節”
呂勇介紹,自專題活動開展以來,省商務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梳理自身職責任務,形成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實行臺賬管理,分步驟實施,明確完成時限,重視政策研究,強化前期工作,努力做到政策吃得透、問題摸得準,工作針對性和政府執行力得到提升。
在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中,省商務廳按照“以上統下、高效招商”的工作思路,搶抓百日招商黃金期,聚焦世界500強、行業龍頭、知名品牌企業和機構,注重引進總部企業、平臺運營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加強國(境)外招商,以“一對一招商”為重點、“委托招商”為主線、“網上招商”為平臺,初步形成精準、高效、立體的“點線面”招商體系,推動一批知名企業進駐海南。
同時,省商務廳堅持在加強品牌培育、推進展館建設、提升會展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全力籌備中國(海南)國際商品博覽會和中國(海南)國際品牌博覽會。
針對海南省推進智能店鋪智慧商圈建設沒有統一標準的問題,今年8月份,省商務廳出臺了《智能店鋪、智慧商圈建設服務標準》,同時啟動申報評定工作,有利于引導海南省企業積極發展新型消費模式,促進消費服務質量提質增效。省商務廳還注重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建設,積極推進電子商務與傳統商貿業融合發展。
堅持以開放為引領
合力抓好創新這個“硬指標”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對開放提出了明確要求。一些工作推進難度大,期待用好創新這一“法寶”。
省商務廳牽頭負責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等文件起草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幾乎沒有經驗可循,既要與時間賽跑,還要堅持高標準。面對重重困難,全體商務干部以“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工作態度,堅持以開放為引領,開拓創新、勇于擔當,標準與進度齊抓,積極從省領導赴11個自貿區、國家調研組來海南省考察的調研成果中汲取營養,廣泛征求、吸收各方面、各層面的意見,積極向有關國家部委溝通協調,形成了一系列具體的、有效的政策依據或工作建議,為按時完成海南省總體方案起草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推動下一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作為承擔海南省吸引外資、對外貿易、對外合作等重要開放職能的牽頭部門,省商務廳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呂勇表示,未來將進一步聚焦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全力以赴推動海南省種業、醫療、教育、體育、電信、互聯網、文化、維修、金融、航運的對外開放。
(本報海口9月7日訊)
?
?
相關鏈接:
沈曉明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會議 研究開展“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行動方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