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9月12日8時30分訊(記者 劉岱松)從昔日的“抗戰煤都”到如今的“全民健身、全景萬盛”,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這一稱呼上的轉變,體現的正是萬盛積極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全民健身與旅游的深度融合,“體育+”多元化產業發展,讓萬盛這座資源型城市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萬盛鄉村健身路。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吹響全民健身號角 萬盛把體育作為支柱產業打造
2015年5月,萬盛經開區召開實施全民健身戰略動員大會,制發《關于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的意見》,正式吹響了實施全民健身戰略的號角。同時,萬盛出臺《全民健身戰略規劃》《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等文件,明確了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以增強人民群眾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
黑山八角健身設施充滿藝術特色。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我們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落腳點,著力推動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并促進體育與旅游、醫療、教育、文化融合發展。”萬盛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民健身”就是要塑造萬盛運動健康城市精神,推動萬盛轉型發展、科學發展,把萬盛建設為運動健康之城。
2016年5月,萬盛正式確定把體育產業作為轉型的支柱產業來打造。在全國69個資源枯竭城市中,這是唯一把體育產業作為轉型中的支柱產業來打造的地區。
根據規劃,到2020年,萬盛體育產業總規模保持年均增長20%,對經濟增長貢獻力明顯增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建成全國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城市;到2025年,建成較為完善的體育產業體系,體育產業總規模在2020年的基礎上年均增長10%以上,成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萬盛國際跑步節。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體育+”多元化發展 萬盛體育產業有活力
將體育產業打造為支柱產業,離不開體育與其他產業多業態融合發展。近年來,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已成為新的經濟熱點,經過3年來深入推進,體育產業在萬盛經濟也已生根發芽。
據萬盛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萬盛組建了混合所有制企業——體育產業發展公司,作為政府與市場對接的體育產業發展平臺,并成立全市首家體育產業研究院,對全民健身、體育產業發展規律開展課題研究,為全民健身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千里健萬盛千里健身綠道。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同時,萬盛加強體育招商引資,引進體育制造產業,強化體育產業發展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體育產業眾創空間、體育產業工業園區、體育運動商城三大平臺建設,打造重慶市體育用品生產基地。
為加強產業項目布局,萬盛經開區對建成的體育設施、體育項目進行提檔升級,加大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建設,遍布全區的千里步道、全民健身中心、黑山谷羽毛球館……萬盛通過建設一系列讓群眾看得見、用得上的健身場地設施,不僅讓群眾享受到優質健身服務,也為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創造良好基礎條件。
“通過加強體育產業平臺建設和政策引導,萬盛激活了體育產業市場,吸引了社會資本投入,體育產業規模快速壯大。”據萬盛經開區相關負責人,2017年,萬盛全區體育產業產值達7.5億元,同比增長達到33%,體育產業已形成規模,有力促進了經濟增長。
萬盛游泳館花樣游泳。萬盛經開區黨工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
“體旅融合”制造經濟新增長點
在推動“體育+”多業態融合發展的過程中,萬盛經開區尤其在“體旅融合”中嘗到甜頭。近年來,萬盛大力開展體育旅游景區建設,不斷完善體育基礎設施。隨著一大批具有特色的體育旅游景區建成投用,萬盛也成為全國熱門的體育旅游城市。
目前,萬盛經開區已打造1個區級全民健身中心、10個全民健身基地、100個全民健身公園、600公里戶外健身步道,形成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同時,萬盛建設羽毛球文化陳列館,完善體育標識標牌,在城市和景區等關鍵節點規劃建設一批具有運動健康元素的城市形象雕塑,塑造了運動健康的城市名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