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24日電(記者趙久龍、王艷剛)“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農歷秋分,西藏農牧民也以自己的方式慶祝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西藏自治區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23日在拉薩市林周縣舉行。除了民間藝人、民間藝術團以及農牧民帶來的藏戲、勞動歌舞等文藝表演外,還有特色農畜產品展銷、農牧業科技宣傳、機械化演示飼草一體化收割打包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既表達豐收的喜悅,也展現西藏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
“以前一直沒有屬于我們農民自己的節日,這次國家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我心里特別高興。我們農牧民也把這個節日當作是對我們豐收最好的祝福。”林周縣春堆鄉卡東村村民拉巴說。
有專家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將逐步成為西藏高原特色農產品展示展銷的重要平臺,成為西藏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推介平臺,成為展示西藏農牧業發展成就、西藏農耕文明和游牧文化的一個綜合性平臺。
“‘農民豐收節’是我們農民自己的節日,一方面這是對我們生產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對于脫貧攻堅工作也起到了引領作用。”林周縣松盤鄉松盤村黨支部書記尼瑪告訴記者。
西藏農區至今仍延續著傳統的“望果節”。這是一個在青稞麥田成熟之際,祈求豐收的節日,據傳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藏語“望”意為“田地”,“果”為“轉圈”。因各地青稞成熟時間不一,“望果節”時間也各異。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農牧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三年保持在100萬噸以上,青稞產量突破70萬噸。去年,西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330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