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9月25日電(記者侯文坤)2018國際摩聯F1摩托艇世錦賽積分分站賽第四站近日在湖北省襄陽市落幕。9支國際賽隊共19名持有超級駕照的國際頂級選手駕駛著摩托艇,在漢江水面風馳電掣,給觀眾帶去了全新的感官刺激,也讓觀眾對摩托艇運動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
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是由國際摩聯于1981年發起組織的國際賽事,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辦10站左右分站賽,代表了水上動力艇賽事的最高水平。中國于1981年成為國際摩聯成員,而直到1995年,F1摩托艇世錦賽才在杭州西湖與中國發生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我國F1摩托艇運動起步晚,與世界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國際摩聯F1委員會委員李浩杰說,2006年組建的F1摩托艇國字號隊伍——中國深圳天榮隊,在2014-2016年三個賽季連奪三個年度總冠軍。然而,目前代表這支隊伍參賽的卻仍是兩名法國運動員。這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國摩托艇運動的發展還相對落后。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非奧項目,摩托艇運動在我國受制于影響力、扶持政策,以及器材造價高、人才場地缺乏等原因,還未得到廣泛開展,真正參與進來的人并不多,競技水平也有限。
“在國外,目前已形成多個級別的摩托艇聯賽體系,一年有180多種比賽,參與范圍廣。中國也已經建立了相當于F4級別的聯賽,但仍處于起步階段。”李浩杰說。體育產業的發展、公眾對水上運動的需求等因素讓摩托艇運動今后的發展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產業化被業界視為推動該項運動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良方。
2016年出臺的《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水上運動產業總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規劃還明確了要讓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扶持一批有自主品牌、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的特色水上運動俱樂部。到2020年,水上運動俱樂部達到1000個,全國水上(海上)國民休閑運動中心達到10個。
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李瑞林表示,摩托艇運動的市場化運作和產業化道路應在兩個方面著力,一是要以市場化為主,繼續支持俱樂部運作模式,以此推動摩托艇運動不斷豐富,完善賽事體系,提高競技水平。另一方面,是通過俱樂部等市場化手段,為愛好者創造條件,提高摩托艇運動的普及程度和參與范圍。把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摩托艇運動的發展。
在國家積極推動健身休閑產業的大環境下,摩托艇運動走向社會、走向市場的步子已經邁開。重慶彭水、湖北丹江口、河南南陽、廣西柳州等地都烙上了“摩托艇”的印記,積極引入摩托艇大賽,同時也在努力搭建國內的賽事體系。國內摩托艇賽事數量和參與人數均在增長,賽事曝光率也有所提升。
李瑞林、李浩杰等人認為,作為一項集科技與人體運動于一體的體育項目,摩托艇運動是極速運動和產業技術領域的標桿,且具很強的休閑娛樂功能,與很多周邊產業緊密相連。進一步普及和提高該項運動,將有助于帶動其他相關水上運動項目和水上體育產業發展。
?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