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感動一座城
10月2日上午,海口日報官微推出微文《剛剛,海口環衛女工撿到10萬元現金上交派出所!誰的錢?原來是……》,講述了海口環衛工人李蔓拾金不昧的故事。微文一經發出,便收到了很多網友的留言。無一例外,都是對李蔓的贊揚與敬佩。
事實上,經事后清點,李蔓撿到的現金超過14萬元,總額為143785元!并且當失主朱先生執意將2萬元送給李蔓時,也被樸實的李蔓堅決拒絕了。
除了對李蔓暖心義舉的贊揚,也有很多人捫心自問,如果自己遇到同樣情況會怎么做,是像李蔓這樣將這些意外之財毫不猶豫的上交還是……相比之下,這種善意便顯得尤其可貴。
最美環衛工
對普通人來說,10多萬元不是一筆小數目,而對于一名月薪僅1500元的環衛工人來說,更是一筆“巨款”。但李蔓卻選擇毫不猶豫地送到派出所,將錢還到失主手中,并婉拒失主2萬元謝禮。這樁暖心事經報道后,在網絡社交平臺迅速發酵,引起眾多網友點贊,稱李蔓為“最美環衛工”。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高尚品質和崇高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李蔓用拾金不昧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高尚的個人品質和社會正能量,讓我們為她點贊。
事件回顧
清理垃圾 發現巨款不動心
10月2日早上8點半,海口市龍華區龍馬環衛公司渡海路工人李蔓像往常一樣到負責的渡海路段進行環衛作業,準備進行垃圾清運時,突然發現有個塑料袋特別重。“袋子是層層包裹的,我打開一看,里面滿是一摞摞紅色的百元人民幣,看起來大概有10多萬元,還有一大堆票據。”李蔓回憶道。
面對一沓沓現金,李蔓內心既緊張又著急。“肯定是有人不小心掉在這兒的,這么多錢,人家該有多著急呀。”和路段負責人商量后,她來到附近的長堤邊防派出所,把這些錢和票據交到警察手中,希望盡快找到失主。隨后,民警根據單據上的信息,聯系上了失主朱先生。
失主朱先生接到民警電話,第一時間趕到了長堤邊防派出所,經清點,143785元現金和其他票據都在。原來,前天晚上錢被朱先生在公司裝進袋子后,今早被公司保潔員誤以為是垃圾,將裝錢的黑色塑料袋和其他垃圾一起倒入環衛工人李蔓的環衛車上。
“這筆錢是公司的貨款,如果遺失麻煩就大了,幸好遇上好人了。”面對財物的失而復得,朱先生不停地感謝,執意將2萬元送給李蔓,卻被樸實的李蔓堅決拒絕了。
網友點贊 海口正能量不斷
“雖然生活條件苦了點,但我明白做人要誠實,如果失主和我一樣,只是一個收入微薄的打工仔,他怎么賠得起這筆錢?”李蔓說,她從事環衛工已有13年,明白不義之財不可取。
李蔓的工友陳小虹告訴記者,李蔓每月工資僅1500多元,這筆錢相當于她近8年的工資收入,“她平時工作非常勤奮,也樂于助人,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一點也不奇怪。”
失主朱先生表示,他從汕頭來海口工作30多年了,一直覺得海口是座很溫暖的城市。目前他已是一名持有本地戶籍的新海口人,將為海口奉獻自己的力量,讓善意傳遞下去。
當天,暖心事跡經本報新媒體報道后,在網絡社交平臺廣泛轉發,市民、網友關注度持續發酵,大家紛紛點贊環衛工李蔓,點贊海口正能量不斷。網友“夏日的漁夫”說:“假如我撿到這筆錢,我會不會像這位大姐一樣?這樣的事情考驗每個人的良知,為這位大姐點贊。”
記者手記
海口因愛變得更溫暖
環衛工人風里來雨里去,遇到連日高溫更加辛苦,為防止曬傷,經常要穿著嚴實的環衛服將自己裹緊,任汗如雨下。他們用辛勞換來海口的美麗,被人們稱為城市的美容師。環衛工李蔓撿到14多萬元現金主動上交,這一舉動在這個國慶長假里,感動了許多人。
在派出所里,記者見到了瘦瘦小小的李蔓,多年的風吹日曬讓她皮膚黝黑,雙手粗糙,但一雙眼睛透著真誠。采訪中了解到,李蔓身上擔子很重,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自己和丈夫靠著微博的工資在支撐。她說,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那么多現金,這對于她來說的確是巨款,但她不曾為之心動。
李蔓不善于表達,但提及當時的心情,她話語平實流暢:“如果失主也和我一樣,收入微薄,家庭貧苦,卻因為弄丟了這筆錢,他要工作多少年才能還上呢?”將心比心,難能可貴。這一天,李蔓經得起誘惑,得到了掌聲。無數網友為其點贊,稱“這名環衛工不僅凈化我們的環境,還凈化了我們的心靈”。
當前,海口正在深入開展社會文明大行動,越來越多像李蔓一樣的凡人善舉,使得海口因為愛而更加溫暖。
心有善意,感動繼續
積善如積水,聚少成多。一個小小的善行義舉也許對個人來說微不足道,但眾人如果都能將行善的文明之心外化于行、積少成多,那么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也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
?
相關鏈接:
老人摔倒扶不扶? 海口環衛工用行動做出暖心回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