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13日電(記者 俞菀)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馬偉杭12日說,近年來,浙江以“互聯網+醫療健康”為手段,圍繞群眾看病就醫中的“關鍵小事”,實施了“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十大舉措。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2日在浙江就“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與便民惠民服務有關情況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馬偉杭在發布會上說,浙江省“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十大舉措主要體現在讓“就醫更便捷”和“診療更智慧”。
為了讓掛號更順暢,浙江建立了全省統一的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和手機App,接入了全省近500家醫院的預約掛號服務。在很多醫院,群眾網上預約后可直接到診室候診。在杭州市余杭區,甚至實現了“刷臉”看病。
為了讓支付更簡便,各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自助結算、診間結算、病區(或床邊)結算、移動終端結算等多種方式。“以前看病要排隊很久,各種交費少說跑3、4次窗口。”借助移動終端結算設備,杭州市民孫先生如今僅用了4分鐘,就在病床旁為妻子和孩子完成了全部住院費用的結算。
為了讓檢查更高效,浙江各地、各醫療機構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手段,把分散在醫院內各部門、區域內各醫療機構的放射、超聲、內鏡、心電等功能檢查預約集中起來管理。浙江省各大醫院基本已成立一站式預約檢查中心;在縣域內,結合醫共體建設,實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醫療服務模式。
為了讓住院更簡約,目前,浙江成立一站式入院準備中心的醫療機構達到了總數的88.31%。醫生可幫病人預約上級醫院床位,病人到上級醫院后可以不必重新掛號、開住院單。
在讓診治更智慧方面,“互聯網+家庭醫生”讓浙江的簽約居民不僅能享受到家庭醫生提供的個性化線上咨詢、慢性病和部分常見病的復診、藥品配送上門等服務,還能在需要向上轉診時,在家庭醫生幫助下找到合適的醫生。
浙江已有13家省級醫院開展了近30項人工智能應用。尤其是肺部結節等影像學方面的智能診斷系統,已在縣級以上醫院普遍應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王偉林說,醫院的甲狀腺超聲影像智能診斷系統已學習了超過5萬份包含病理結果的甲狀腺結節圖像,在超聲科應用超過300例。
“通過院前急救信息化系統,患者一上救護車或救援直升機,所有信息就能傳輸到我們的急診室,方便醫護人員提前評估,做好各種急救準備。”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說,“互聯網+”手段幫助醫生贏得了搶救時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eICU”托管模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偏遠地區復雜重癥患者轉診困難及診療的安全性問題。該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陳正英說,截至目前,浙二互聯網醫院鏈接了158家協作醫療機構,累計完成遠程會診3萬例,惠及23.7萬人次,提供在線就醫服務46755人次。
?
?
相關鏈接:
浙江桐廬舉辦民間藝術絕技絕活擂臺賽
浙江武義:空中游覽 樂享假期
?浙江杭州:璀璨燈光 點亮錢塘兩岸
浙江象山一漁船沉沒 船上8人失聯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