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黃金城:
謀劃鄉村振興 打造“山海黎鄉大花園”
記者 曾毓慧
特約記者 林朱輝
自我省開展“在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實踐中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以來,昌江黎族自治縣把積極開展專題活動作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的重要抓手,充分調動各級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與干勁,在堅定踐行“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上勇當先鋒、做好表率。
昌江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黃金城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昌江立足于發展實際,認真謀劃“五地兩縣”發展布局,提出打造產業興盛、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山海黎鄉大花園”總體目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肩負新使命、扛起新擔當、謀求新發展,全力以赴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作出昌江貢獻。
優化營商環境
吸引優質企業進駐
“昌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招商引資,必須依靠大企業、大項目帶動。”黃金城介紹,昌江受制于縣域和人口體量,社會消費難擔大梁,而且幾乎沒有進出口貿易,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招商引資。
為此,昌江結合我省正在開展的“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提出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招商引資推動年”“項目建設推進年”活動,動員全縣各級干部爭做招商能手,奮勇爭先當好企業與項目的服務員,真正做到尊商、重商、親商、愛商、扶商。利用好昌江優化營商環境的“17條政策”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28條”措施,以最好的服務質量和昌江的優良資源,努力引進深圳華僑城、北京三博醫院、中國國家畫院以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一批環保水平高、土地利用效益高、投資品質高、創稅創崗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重大項目。
黃金城強調,招商引資必須嚴守生態紅線、必須以“多規合一”為前提、必須和群眾的利益緊密結合,招商引資的項目必須是高質量的、創新的、能引領未來發展的,特別是要在貿易、投融資、金融等方面大膽創新,爭取政策,大力破除體制機制壁壘,以最佳的政策福利提升吸引力。
構建作戰體系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黃金城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昌江當前極其重要、極為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打造“山海黎鄉大花園”的重要前提和底線目標。
今年以來,昌江緊緊圍繞國家和省考核督查發現的問題,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戰區負責制,將全縣劃分為兩個戰區,由縣委書記和縣長統籌指揮,建立8個大隊、77個中隊、155個小隊,全面構建四級脫貧攻堅作戰體系;對3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派出了5個督查問責組深入行業部門、鄉鎮、村組督導扶貧工作。
客觀來說,昌江目前還存在危房改造“建新未拆舊”、“兩項制度”銜接政策落實不到位、部分脫貧戶持續增收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
黃金城介紹,接下來,昌江將繼續研究建立責任清單管理和獎懲制度,加強扶貧動態管理,確保“應納盡納”“返貧即入”“脫貧即出”;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扶能、扶技結合起來,建立生產獎勵、道德評議獎懲等激勵機制;同時結合昌江黎錦、黎陶、玉雕、牛皮凳等特色產業優勢,加大職業教育、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將貧困勞動力培育成為有志氣、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農民。
加強規劃管控
開展鄉村振興“大招商”
黃金城介紹,黨的十九大以來,昌江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和總目標,認真貫徹好中央和省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精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
今年國慶前夕,昌江緊密結合“勇當先鋒、做好表率”專題活動,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及省委七屆五次全會精神,召開縣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昌江黎族自治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昌江黎族自治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這兩個重要文件。接下來,昌江將從加強規劃和管控、完善“五網”建設、注重質量特色方面加快發展特色高效農業,打牢鄉村振興根基。同時,在鄉村振興各領域大力開展“大招商”,努力引進一批經營規模大、市場占有率高、帶動能力強、社會責任感強的大企業,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產業支撐。
昌江有關部門還明確,將全面加強和改進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堅強保障,全力解決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緩慢和脫貧攻堅工作中,識別退出和幫扶不精準突出等問題。同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筑牢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堅實堡壘;推動干部作風持續向好轉變,打造高效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工作氛圍;大力整治“微腐敗”,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突出問題等。
?
相關鏈接:
海南昌江構建綠色公共交通環境 新能源公交跑出綠色“加速度”·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