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啟線上+線下消費模式
海口超市“送貨上門”爭搶市場“蛋糕”
超市工作人員整理貨架商品。 本報記者 李銀 攝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商業模式的經營優勢正逐漸喪失。記者走訪海口消費市場發現,推出線上快送服務的超市越來越多,多家超市放下“架子”紛紛爭搶市場蛋糕。業內人士表示,海口實體商圈不妨走特色化發展之路,打造購、游、吃、玩一體的模式,融入不同的特色文化。
線上超市受消費者歡迎
15日,記者在晚高峰時段來到青年路某超市購物時發現,收銀臺處等待結賬的顧客排起了長龍。雖然超市方已經將所有收費通道打開,但最長的等待結賬隊伍仍然排到了30米之外。記者也選購了幾樣商品排隊結賬,從開始排隊到結賬完畢,等待了近30分鐘。
“算賬除了要算經濟賬也要算時間賬,去大型超市購物常遇上的堵車、排隊等,都很累人。”市民吳阿姨表示,超市有時候人多,空氣質量也不好。而通過網上超市購物,只要上網方便,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選購商品,完成訂單。
家住青年路的市民李小姐說,平時上班忙,沒時間去超市購物,不過她卻喜歡使用線上超市購買,操作時先點擊某商品,所購商品馬上被加入“購物車”。然后向下拉動頁面,點擊“去結算”,頁面鏈接到選擇支付方式。支付成功后,點開“我的”一項可以看到“待付款”“待配送”“配送”和“評價”幾個選項。此時,系統顯示所購商品“待配送”。過5分鐘左右,可收到一條短信“您的訂單已由配送員開始配送,請在指定時間收貨”,這時配送狀態轉變為“配送中”。
實體超市推廣線上+線下
“去年年初開始嘗試新的銷售方式,主要是為了擴大消費群體,產品包括飲料、生活用品等,均可送貨上門。”在文明東經營便利店的楊女士說,試水線上模式,也是接受朋友的建議,以前店里的生意并不太好,為了刺激消費,必須線上、線下相結合,這種轉型勢在必行。
在盒馬鮮生海口店超市,消費者一進入商城,也可看到醒目的線上商城平臺的展示,并有相關人員為消費者提供專門的體驗服務和下載。記者注意到,因為下載APP有相應的送券,體驗區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采訪中,業內人士表示,線上商品將直接從實體門店挑選,以保證產品的品質,同時消費者也可享受與門店一樣的服務,產品出現問題可憑送貨單到任何一家門店辦退換貨手續。還有線上商品的價格促銷等也與實體門店同步。
實體商圈應特色化發展
“海南實體商業圈不會消失,但商業模式亟需創新和調整。”業內人士陳玉說,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今后的發展趨勢,在這方面,蘇寧、國美均已推出了OTO商業模式,實行“線上比價,線下下單”。同時,傳統商業圈在規劃上應注意引導,尋求商圈間差異化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商場可進行直營品牌的建設和銷售模式轉變。
“電商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定,消費對象范圍很廣,這點上實體店比不了。”海南大學經濟學教授王毅武說,網購沖擊著實體店的價格和服務,是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革命。不過,實體店鋪經營與網絡商鋪各有優缺點,面對網購沖擊,實體店鋪應該讓自己的商品更有特色,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優質的服務是消費者在網上買賣中難以親身感受到的。不管社會如何發展,實體店鋪肯定是無法被取代的,還是有很多消費者愿意去實體店鋪購買。
?
?
相關鏈接:
海南:六大措施支持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