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人民日報》09版《生態周刊》版面圖。
10月20日,《人民日報》聚焦定安縣古樹保護工作,在09版《生態周刊》刊發通訊報道《海南定安:榕樹王獨木也成林》,通過展示該縣翰林鎮章塘村委會后嶺村的古榕樹,在當地老百姓的保護下,經過700多年的繁衍,形成“獨木成林”的奇觀的故事,點贊定安生態為先的發展理念和措施。
文中介紹,這株古榕樹為元世祖至元三十二年(1295年)春,定安立縣及縣衙落成時,第一任縣太爺王獻文所移栽。在當地老百姓的保護下,經過700多年的繁衍,形成“獨木成林”的奇觀。對于村民而言,古榕樹除了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還勾起了人們的紅色記憶。
文中引用章塘村委會主任勞昌彬的話語,展現了當地村民從破壞古榕樹到全民保護的過程。據介紹,過去村民們為了取食古榕樹主根干樹洞里的蜂蜜,常用火熏跑蜜蜂,導致主根干被熏壞,還經常削去古榕樹的枝葉。
對這棵榕樹王真正的保護是從1996年開始的,當地明確禁止削砍大榕樹,也不允許蕩秋千。2010年,臺風刮倒了大榕樹其中的一根支柱根,當地林業部門用鐵架支撐起來,枝干雖然臥倒,但根系仍相連,如今又長出新的分支。
在保護之下,古榕樹枝繁葉茂、獨木成林、名聲大噪,當地政府進行保護性開發,有效帶動當地旅游發展。“不動它,讓它自然生長,就是最好的保護。”勞昌彬說,最近鎮里在規劃以大榕樹為主題的旅游線路,配套吃、住、購、娛等設施,讓慕大榕樹之名而來的游客逗留更久。
據了解,近年來,定安堅持生態立縣,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采取“零容忍”態度。針對全縣范圍內的非法占用林地、盜伐、濫伐、破壞野生動植物、非法加工木材、破壞古樹名木及盜運風景樹等現象進行全面打擊清理,有效地維護了定安的生態屏障。
?
?
相關鏈接:
海口普查主城區古樹名木·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