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創新扶貧模式,助力精準扶貧
扶貧先扶智與志 富了腦袋鼓口袋
【編者按】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對99名獲獎個人和40個獲獎單位進行表彰。其中,我省1單位和3人獲表彰。
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副鎮長兼田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羊風極獲貢獻獎;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麗萍獲奮進獎;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校長、黨委副書記張毅生獲創新獎。
當前,我省脫貧攻堅戰已進入“啃硬骨頭”階段,海南今日刊登這些先進組織和個人的事跡,以激此勵海南人民上下一心,全力沖刺脫貧攻堅戰“最后一公里”,堅決打贏打好這場大硬仗,確保到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創新扶貧模式,助力精準扶貧
扶貧先扶智與志 富了腦袋鼓口袋
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簡要事跡
海南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設立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省夜校辦)。省夜校辦綜合利用廣電、互聯網及新媒體技術,從電視到廣播,從線上到線下,將電視課堂覆蓋到全省每個貧困村,創新打造“電視+夜校+961017服務熱線”精準扶貧模式,得到全社會廣泛贊譽。
昌江石碌鎮水頭村110名貧困村民在村委會收看電視夜校。舒曉 攝
村委會會議室里座無虛席,放下鋤頭的農民重返“課堂”,聚精會神對著電視邊聽邊記、邊學邊思……每逢周一晚上,“鄉土課堂”在海南各地村莊同時上演。
自2016年11月18日起,海南省探索開設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固定頻道固定時間開課,每期邀請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致富能手及優秀幫扶干部“現身說法”,講政策、舉案例、教技術、出點子。截至10月22日,夜校已舉辦106期,平均每期有68萬人次收看,在全省2690個教學點,5000多名鄉鎮干部、幫扶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組織12.8萬名貧困群眾同聽課、同學習、同討論。
近日,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扶志+扶智
給扶貧開精準“藥方”
據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大規模開辦電視夜校,正是為了給扶貧難、脫貧難的癥結開出精準“藥方”。以扶志、扶智為目標,電視夜校以“實地調研出題目、職能部門組內容、專家團隊策劃、專業團隊攝制”方式制作節目,涵蓋扶貧政策知識、產業發展、思想教育、扶貧典型案例、農民工創業就業與農產品產銷信息等五大類專題。
電視夜校把分散的貧困群眾組織到一起集中學習,比在家自學更有效果。通過電視夜校,貧困群眾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住房、教育、醫療、產業、小額貸款等扶貧政策信息。電視夜校注重“身邊人講身邊事”,邀請各地“脫貧明星”講授經驗,對廣大貧困戶有較大觸動和啟發。
除了承擔宣教功能,夜校還利用平臺優勢牽線搭橋,為貧困群眾解難題、找門路。在第50期夜校節目中,海南傳味文昌雞有限公司技術專家講解文昌雞的飼養技術和文昌雞的疾病防治技術,為貧困戶答疑解惑。節目播放后,不少貧困戶產生了養雞脫貧的想法,在夜校的協調下,該公司免費為50位困難群眾提供1萬只雞苗。
線上+線下
教學全覆蓋力促幫扶見實效
從電視到廣播,從線上到線下,海南省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整合資源,綜合利用廣電技術、互聯網及新媒體技術,將電視課堂覆蓋到全省每個貧困村。節目除了在全省廣播電視系統播出外,還上傳到海南省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支持自主點播選學。每期節目刻錄成2000余個光盤分發給廣播電視、網絡信號較差的村莊,方便基層黨員群眾隨時學習。
為了鞏固學習成效,節目結束后鄉鎮扶貧干部、幫扶責任人、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至少利用半個小時組織貧困戶討論,對核心內容接地氣地用方言進行二次解讀,讓貧困戶進一步熟悉扶貧政策,并結合貧困戶自身特點探討脫貧計劃。“電視夜校已經成為貧困戶探討脫貧路子的鄉土論壇。”三亞市天涯區華麗村駐村第一書記杜沛林說。
伴隨著脫貧電視夜校的開播,“961017”脫貧致富服務熱線同時開通。如果說夜校節目是“集中會診”,解決貧困戶普遍面臨的難題,那么熱線服務就是私人訂制,精準幫扶到戶到人。電視夜校客服人員接聽群眾來電,形成熱線工單派發到各職能部門,建立工單追蹤制度,限定在7個工作日內回復、辦理,貧困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痛點有求必應。
凝聚民心
成為扶貧開發強大“合力場”
為確保電視夜校教學效果,我省運用即時通訊軟件“釘釘”,通過報表管理、人臉識別統計教學班管理人員簽到率、貧困戶參學率,對全省教學情況進行實時監督。目前,教學管理人員平均簽到率為99.72%。
夜校已成為干部的扶貧好幫手,不少幫扶責任人運用夜校學到的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美定村駐村第一書記羅書體,看到夜校宣傳的產業扶貧小額貸款政策后,幫助多個貧困戶辦理了貸款,解決了產業發展缺資金難題。
電視夜校還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科學高效的組織模式和層層壓實責任的管理方式,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新華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棟曾把夜校中的“干貨”拎出來,自掏腰包編印《政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政策匯編》發給貧困戶;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山道村山路崎嶇、面積大,村里租用6輛三輪車組建“夜校專用車隊”,接送路程較遠的貧困村民上課。
電視夜校激發了貧困戶的脫貧動力,匯聚人氣,凝聚民心,成了干群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扶貧開發的強大“合力場”。
?
相關鏈接:
海口:凝心聚力謀發展 精準扶貧暖民心
智志雙扶 海口構建全覆蓋的教育精準扶貧“關愛網”
問需于民 情暖人心 海口龍華:“一戶一策”精準扶貧
健康扶貧政策送到家 海口秀英區精準扶貧戶簽約家庭醫生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