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參加“一帶一路”媒體采訪活動的國外記者感嘆:
海南的創新創業發展有很多故事值得寫
10月23日,“一帶一路”媒體采訪團的60余名中外記者走進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和海南生態軟件園,參觀園區建設,與創客交流,了解海南互聯網產業發展,感受海南蓬勃的創新創業活力。
“園區怎樣引進人才,怎么聚集年輕人的活力?”“政府對創新創業、對園區發展有哪些政策支持?”“這些入駐的企業怎樣吸引國際項目?”每到一處,聽完講解員的介紹,許多外媒記者就會圍繞著各自關心的話題拋出問題,有的在采訪本上奮筆疾書,有的則拿出錄音設備,認真記錄。
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撐。得知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在短短3年內聚集了國內外諸多互聯網項目后,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通訊社總編輯伊里斯馬特·阿布杜哈里科夫對園區吸引人才的具體舉措格外關注,他認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會有許多優秀人才慕名而來,而園區及海南當前不拘一格引進人才的做法和經驗非常值得借鑒。
不少采訪團成員認為,海南的互聯網產業發展亮點多多,值得借鑒和推廣。參觀海南生態軟件園時,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奧地利、蘇丹等國家的記者一遇到感興趣的話題,就向一旁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國際市場部負責人請教。他們既關心海南互聯網發展的特色、園區發展歷程和規劃、園區國際市場的拓展,也關心園區商業街運營模式、園區工作人員及創客們的平均年齡。
“沒想到海南生態軟件園有這么大的規模,已經吸引了數千家企業入駐。經過詳細了解,我很愿意向奧地利人講一講它的‘微城市’發展概念和模式。”奧地利《維也納日報》編輯克勞斯·休霍德一邊詳細記錄一邊說。得知園區正有計劃地拓寬國際市場,克勞斯·休霍德有些憧憬、有些期待:“或許這個園區和維也納也能開展合作,很有可能我下一次來就是做項目合作的報道了。”
一天采訪下來,國外記者邊走邊拍,不時發出感嘆:“海南空氣清新,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是一種幸福。”烏克蘭《經濟學家》門戶網站記者維雅切斯拉夫·舒金科每到一處,都要錄下一段段解說視頻。“我知道很多朋友很想了解海南,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很多創業者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這里有很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創業氛圍很好,環境美極了!”對著鏡頭,維雅切斯拉夫·舒金科說道。
來自蘇丹《關注報》的穆斯納·阿卜杜勒賈迪爾點評說,環境好、空氣好是海南的優勢,這兩個園區的規劃以及不斷發展的國際視野和不斷完善的配套設施,最能留住人才。
?
?
相關鏈接:
激發創新創業熱情 海口市青年電子商務創業大賽正式啟動·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