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每年維護上百家自媒體,單價從每年5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不交錢,就可能被黑。”一家汽車行業公司負責人吐槽。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有企業要給上百個自媒體交保護費,有的“黑公關”年收入數千萬元——揭秘自媒體“黑公關”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8-10-25 20:05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有企業要給上百家自媒體交保護費,有的“黑公關”年收入數千萬元——揭秘自媒體“黑公關”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烏夢達、樊攀、陳旭

      每年維護上百家自媒體,單價從每年5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不交錢,就可能被黑。”一家汽車行業公司負責人吐槽。

      近年來,自媒體“黑公關”讓一些企業聞之色變。“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自媒體靠“黑公關”獲取高額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數千萬元“保護費”。

      前腳抨擊企業“惡意圈錢”,后腳收錢改口“亮點頻頻”

      一家汽車行業公司公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每年要維護上百家自媒體,大部分年合作的單價從5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即便一些閱讀量只有幾千的自媒體也得10萬元起,說白了就是‘保護費’,不交錢就可能被黑。”

      這位負責人給記者出示的一份合同顯示,公司與一個自媒體簽署了一年10萬元的合作協議,協議中明確:“甲方在服務期內享受公關保護,乙方平臺上不得出現負面信息。”

      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遭某自媒體爆料“平臺任性罰款,惡意圈錢,搞得商戶家破人亡”,企業緊急應對。過了一個月,這家自媒體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連夸這家公司是“史上最大黑馬,亮點頻頻,瑕不掩瑜”。

      “這種情況很常見。”另一家公司的公關負責人說,“去年我們也遭受這家自媒體頻繁發‘黑稿’,在交了30多萬元‘保護費’后,他們立刻主動進行正面宣傳。”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副教授朱巍說,有些“黑公關”已經形成媒體矩陣,一篇有償“黑文”能在微信、微博等十多個平臺發布,達到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的效果。

      記者發現,近年來,企業與自媒體對簿公堂的案例頻頻出現。途牛網、摩拜、車好多、三快科技、京東世紀、小米、騰訊等一批知名企業都曾對自媒體涉嫌“黑公關”提出訴訟。

      “生財之道”:寫企業負面,上門要封口費

      業內人士介紹,不少自媒體屬于內容創業,賺錢是根本目的,當正常的流量、廣告不足以支撐一個工作室的收入時,做“黑公關”便成為某些人的“生財之道”。

      記者調查發現,“黑公關”一般有兩類:一類是自媒體寫企業負面,然后上門“談合作”;另一類是企業的競爭對手找到自媒體,提供對方負面信息,由自媒體進行傳播。

      記者采訪的一家企業公關負責人說,他們此前接到一家自媒體通風報信,說行業競爭對手找到這個自媒體“準備搞他們的負面”,由于平時和這家企業關系好,所以提前報信。

      一位自媒體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有些自媒體可以向企業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維護、危機公關等方面的服務。“有一對夫妻在科技圈人脈較廣,經營了一個科技自媒體號,組織一幫小編每天瀏覽科技類廠商的負面新聞,然后寫個提綱上門索要封口費,如果給錢了就寫表揚稿。”

      暨南大學傳播大數據實驗室發布的《網絡“黑公關”研究報告》總結:自媒體文章契合網民心理,為吸引眼球,文章會指責企業危害兒童身體健康、侵犯個人隱私、涉黃、資金鏈斷裂等。

      與此同時,“黑公關”還會迅速組織“網絡水軍”在社交平臺密集發帖,病毒式傳播擴大影響力。北京艾漫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永壽通過技術分析后發現:“‘黑公關’在短時間內涌入,形成熱度后就產生了蝴蝶效應,‘水軍’又迅速撤出。”他說,經技術分析,“水軍”一天能轉發上千萬條近似度極高的微博。

      記者梳理多份企業與自媒體訴訟案件的判決書發現,不少企業以誹謗、侵犯名譽權起訴自媒體,法院根據自媒體文章的措辭、表述等判定其行為性質。例如,某自媒體捏造事實、張冠李戴,抨擊京東自營,被法院認定為侵權;某自媒體使用“狐假虎威”“水蛭”攻擊摩拜,被法院認定為詞語過激。

      業內人士介紹,自媒體在制作炒作材料時,一般僅會圍繞一到兩個焦點問題編文章、寫段子,植入負面信息關鍵詞。而這些負面信息的表述往往介于客觀陳述與誹謗之間,很難訴諸法律。

      警惕自媒體行業信譽整體受損,堅決制止企業“互黑”之風

      “再不規范,這個行業的社會信譽就徹底垮塌了。”一位自媒體人對記者表達了他的擔憂。

      “‘黑公關’一次攻擊就可能讓企業的多年努力毀于一旦。”朱巍說,對企業而言,如果針對自媒體起訴,成本很高,即便勝訴也獲賠不了多少錢。最主要的是,造成的負面影響覆水難收,有的“黑公關”反而通過訴訟擴大了影響力。

      一些地方網信部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自媒體“黑公關”違法成本低、收益大,而且交易隱蔽,取證難度大。建議企業做好取證工作,發現問題主動向監管部門舉報線索或向法院提起訴訟。

      專家呼吁,行業協會和平臺要盡責,建議探索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屢次出現問題的自媒體從業人員實施禁入制度,實現“既管號又管人”,自媒體平臺也要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賬號分類制度,對重點賬號加強監管。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現在有些企業投入很多資源,專門尋找競爭對手的黑材料互相攻擊。這種做法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突破商業操守底線,敗壞社會風氣,應堅決制止和打擊。”

    ?

    ?

    相關鏈接:

    起底“自媒體政治謠言”:如何叫醒裝睡的人?
    處理無底線自媒體 “對號”也要“對人”
    警方約談傳謠運營公司 涉案自媒體號永久關閉
    真真假假的自媒體:流量摻水,造謠也可以漁利

    ?

    ?

    相關鏈接:
    讓網絡公關回歸正道
    降頻、電池爆炸、關閉降級通道 蘋果公司遭遇公關危機
    真真假假的自媒體:流量摻水,造謠也可以漁利
    警方約談傳謠運營公司 涉案自媒體號永久關閉
    處理無底線自媒體 “對號”也要“對人”
    起底“自媒體政治謠言”:如何叫醒裝睡的人?
    [來源:新華網] [作者:烏夢達 樊攀 陳旭] [編輯:李謝菲]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