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河濕地水清岸綠。李天平 攝
10月的海口,陽光依舊嬌媚。三角池片區東西湖水波光粼粼,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下點點碎金。大人沿湖邊賞景,小孩用腳步丈量著腳下的陽光。誰曾想到,眼前這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2年前卻讓人“捂鼻疾走”。
這樣的改變,不僅得到了海口市民的認可,也得到了國際組織的認可。迪拜當地時間10月25日,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正式將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授予海口。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海口舉全市之力狠抓生態文明建設。
近兩年來,海口以城市更新“五化”先行為抓手,以“國際濕地城市”創建為切入點,不斷更新生態宜居環境,逐步探索出獨特的“濕地海口”之路,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探索新經驗。
記者 吳祝好
從濕地修復到省級濕地公園
萬樹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在城市化建設的進程中,海口的生態環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曾經“魚翔淺底”的美舍河不見了。這也成為老海口的“情殤”。
為還市民游客一個全新的美舍河,海口啟動了美舍河治理工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還老百姓記憶中的那汪清水。2017年2月,美舍河水體綜合治理工程一期五個標段同時開工,打響了海口城市更新7大板塊的“首戰”。僅僅3個月,各標段水體改善明顯。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內大學生志愿者向市民游客普及濕地知識。李天平 攝
“美舍河水體好轉了,海口市委市政府的諾言也兌現了。”市民王明說,這段時間以來,他見證了美舍河的“蝶變”,感受到了海口的“誠心”。
美舍河水體的明顯好轉只是海口水體治理工作的一個縮影。海口市委市政府的思路很明確:海南用生態立省,海口要用生態立市。這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也是海口城市前進的方向。為此,海口制定了更高目標,三年內要將30余條城鎮內河湖水體治理達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兩年來,我市制定可行方案,出臺相應規章制度,組建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逐步完善綜合協調、分部門實施的濕地保護管理體制,建立起市級濕地保護機構。
一系列的方案及規章制度的實施,讓海口的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于2017年2月開建,到當年11月,鳳翔濕地公園已是生機一片,一幅“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生態畫卷正向世人呈現。
付出終會有回報。2017年8月,原省林業廳同意海口設立海口響水河省級濕地公園、海口三江紅樹林省級濕地公園、海口三十六曲溪省級濕地公園、海口鐵爐溪省級濕地公園、海口潭豐洋省級濕地公園等5處省級濕地公園。
從省級濕地公園到國家濕地公園
在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的同時,海口不忘挖掘文化內涵,通過修復文化脈絡,留住“鄉愁”,提高城市文化底蘊,讓市民游客在這里留下深刻的瓊州文化記憶。
鐵爐溪水滋養著周邊農作物。李天平 攝
位于永興鎮東端的玉龍泉西湖,數個泉眼從石縫中噴涌而出,匯集在火山石包圍的湖水中,正如明代瓊籍進士鄭廷鵠“玉龍回首碧池前,空谷泠泠啟大川”所描繪的情景。開啟了美舍河這條大川的玉龍泉西湖融古剎、玉泉、碧湖于一體,歷經多個朝代改擴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古跡、詩詞歌賦和民間傳說,是美舍河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海口地區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濕地保護和歷史文脈修復,只靠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海口緊密聯系群眾,號召社會團體一起發力,攜手共建生態文明。如今在海口,每周都會有志愿者開展濕地保護行動:海口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通過公益講座和生態游學等活動推廣生態保護的理念,并不定期組織愛心人士“獵殺”水葫蘆“拯救”水菜花;由UNDP-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辦公室策劃、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編撰的校本教材《家在紅樹林》贈送給演豐鎮中心小學及其下轄學校,讓保護濕地浸潤童心……
眾人拾柴火焰高。今年2月3日,海口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揭牌,這是海口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從國家濕地公園到“國際濕地城市”
生態為民,民為生態。好的生態環境也將“紅利”饋贈給百姓。
位于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馮塘村的馮塘綠園生態示范項目占地約3000畝,是一個集羊山濕地、生態農業、民俗文化、創意產業等元素融合的鄉村生態旅游區。該項目直接解決當地80名村民就業,村民年收入增加2萬多元。位于海口市三江鎮的“鶴舞九湖”文明生態村片區,結合濕地文化與農耕文化發展鄉村生態旅游。鷺鳥繁衍生息的湖泊和濕地生態景觀,每年吸引約5萬游人到此旅游觀光。
海口全民共建生態文明的行動,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今年2月1日,國際濕地公約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一行先后到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潭豐洋濕地公園等地實地考察,并對海口高度重視、全面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社會公眾廣泛參與和取得的工作成效給予贊賞,更直言“今年海口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極具競爭力。”
海口在生態文明建設路上所作的努力也得到了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的認可。迪拜當地時間10月22日19時,《國際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在當地開幕。在23日下午的《中國濕地保護與恢復:城市濕地與小微濕地》邊會上,海口濕地保護作為全球城市濕地保護管理的最佳實踐案例之一進行分享。25日,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正式將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認證證書授予海口。
“國際濕地城市”稱號的取得,是對海口的肯定,更是鞭策,海口將以此為契機,繼續在保護和修復濕地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