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海南自貿區建設要讓企業和群眾有獲得感
“海南自貿區建設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島建設自貿區要讓企業和群眾在自貿區改革中有充分的獲得感。”26日下午,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研討會上對海南自貿區建設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具體闡述。
張湧認為,與其他11個自貿區相比,海南最大的不同是在完整的省級行政區里、系統地推進自貿區建設,這樣的建設有利于整合全省的行政資源,系統性進行改革。
“海南的自貿區建設既包括城市又包括農村,有發達區域又有大量不發達區域,在產業結構中,農業比重較高,因此海南推進自貿區建設處于多產業、多區域的復雜環境中,若能夠走出一條新路子,對全國更有借鑒意義。”張湧說,海南自貿區的建設不僅是海南自身的事情,更是在為全國探索經驗。
張湧表示,海南自貿區建設有幾個特別明晰的特點,即海南自貿區建設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強調以高水平的開放促進高質量的發展。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整個海南自貿區最重要的基礎,此外,生態文明的理念要貫穿到海南自貿區建設的全過程,探索自貿區建設生態綠色發展的模式,這符合海南特點,也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投資貿易規則要求。
張湧認為,海南自貿區的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內在一致性。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上,“綠色理念不僅是生態自然環境的綠色,還包括規則的綠色,知識產權、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綠色,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等透明度的環境建設。而共享,就是要以人民為中心,在自貿區建設中充分體現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張湧建議,海南要推動高質量發展,需吸引高素質的企業和人才,同時推進高水平的開放即國際開放,發展跨境服務貿易,譬如境外注冊建筑師能直接在海南設立事務所,所有境外專業人員無須在中國考取證書,經過備案就可以在海南進行專業服務,這既能吸引大量專業人士來海南服務,也可彌補海南服務業的短板。此外,提倡高強度的創新、提高執行力,并運用大數據有效監管進出島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實現治理能力和監管能力的提升,這也是海南亟待突破的地方。
?
?
相關鏈接:
海內外智庫學者為海口參與自貿區建設獻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