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民和專家表示呵護好海口“國際濕地城市”金字招牌——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濕地
碧空如洗,溫暖的陽光灑在美舍河鳳翔濕地,陣陣清風吹拂,成群的水鳥擊水飛翔……眼前的如畫美景,讓海口市民游客仿佛置身“桃花源”中。
“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既是對海口濕地保護工作的高度認可,也是海口打造濕地保護升級版的新起點。”海口市民、志愿者、專家紛紛表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濕地,打造濕地保護升級版,不斷提升市民游客獲得感、幸福感。
市民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生態科普館參觀。見習記者 張洋 攝
濕地+休閑 融入日常精心管養
“國際濕地城市,不只是一個榮譽稱號,更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生活。”市民陳玲說,家門口的東西湖截住了污水,變得更加清澈,還能經常看到水鳥,現在大家都愛到這里休閑了。
10月26日下午,海口三角池片區東湖湖畔,陳玲不禁停住了腳步,凝望著這迷人的風景。夕陽西下,一地暖黃,碧波染上一層暖色,放眼望去,水鳥振翅,清水暢流。
地處繁華鬧市區的東西湖,曾是臟亂差的“鬧心地”,更是老海口的生活“痛點”。2017年11月,海口全面啟動三角池片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將東西湖水體治理作為重要的生態修復工程,數月時間重現水清岸綠的迷人景象。
“東西湖是海口老城區重要的濕地資源,我們在水體治理中融入濕地保護和修復理念。”東西湖水體治理項目負責人高煒表示,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濕地,通過模擬自然濕地的結構與功能,人為設計建造綜合生態系統,建立生態浮島和沿岸生物滯留帶。
“國際濕地城市是一個新的起點,保護濕地永遠在路上。”高煒介紹,作為水體治理的施工企業,在日常管護中,將持續監測東西湖水質,充分利用好新建的泵站和一體化設備,構建自然生態的和諧治水環境,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國際濕地公約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稱贊海口濕地保護成就。
濕地+志愿 常態化更要專業化
“現在的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比以前漂亮多了,能夠為海口濕地保護做點事,覺得特別開心。”“90后”志愿者劉瑩說,她還發動身邊同學,一有空就到美舍河巡查,撿拾垃圾,勸導不文明行為等。
“海口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我覺得特別自豪。”劉瑩說,參與并見證了美舍河濕地公園的蛻變,她認為這份蝶變來之不易,必須守護好。作為一名志愿者,她將更加用心做好志愿服務,為濕地保護貢獻力量。
“目前,綠涯公益共開展濕地宣傳活動80余場,派出志愿者1000余人次,服務中小學生和居民1萬余人。”海口市綠涯青年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金龍表示,通過主題宣講、垃圾清理、游園、繪畫手工比賽、居民訪談、問卷調查等宣傳活動進行濕地保護。
李金龍說,綠涯公益將繼續推動濕地保護常態化,推進海口市丁村小學創建濕地學校、建設濕地保護站、舉辦濕地繪畫大賽、手工大賽和社區濕地保護游園等項目,營造濕地保護氛圍,助力海口生態文明建設。
“擦亮國際濕地城市招牌,需要強化濕地宣教體系建設,提升濕地志愿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堅持志愿活動常態化,將濕地保護理念入腦入心入行。”全球環境基金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教專家盧剛說,通過濕地保護宣傳活動持續進校園、商圈、社區和公園等,提升廣大市民的濕地保護意識,為社會營造良好的濕地保護氛圍。
現在的美舍河成市民休閑散步好去處。記者 李天平 攝
濕地+文化 打造海口旅游新名片
國際濕地城市由國際濕地公約組織評估認證,是一塊極具含金量的國際生態招牌。海口成為“國際濕地城市”,提升了城市的魅力指數。
“濕地+文化,成為鄉村旅游新亮點。”在紅樹林濕地旁,有一家小有名氣的鄉村旅游景點——連理枝民宿和農家樂。老板黃陽認為,成為國際濕地城市后,海口應加大支持特色民宿發展力度,依托特色濕地資源,積極發展濕地旅游,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產品,打造海口旅游新名片。
為了更好地保護紅樹林濕地,黃陽在農家樂建設中提前設計了環保設施,采用一體化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不讓一滴污水流入濕地。”黃陽說。
走進海口羊山濕地,清風拂過水面,自然的芳香沁人心脾,隨波蕩漾的水菜花、野生稻、水蕨美麗動人。“舉目四望,數量眾多的小斑塊濕地隨處可見,淡水泉、河流、洪泛區、沼澤、湖泊、水稻田、池塘、水庫等濕地類型多樣,堪稱‘濕地博物館’。”喜歡鄉村游的游客李明輝格外喜歡海口濕地。
“豐富多彩的濕地,是海口珍貴的生態財富,國際濕地城市的稱號是對海口近年來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并取得顯著成效的認可。”海口濕地保護工作者周緣表示,如潭豐洋濕地,這里水退為田、水漫即為洋;有田種田,有洋打魚,潭豐洋濕地要發揮羊山地區特色,建立集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科教宣傳、文化體驗、特色農旅于一體的羊山地區濕地多用途管理區。同時,將濕地生態與周邊鎮村新型農旅和特色產業相融合,探索生態優先、流域一體的生態經濟試驗示范區,并實現生態、文化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
?
相關鏈接:
我國海口等6城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