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的官方網站上,刊登著海口濕地美景的照片,向全球展示著海口濕地美景和保護恢復成效;2018年2月,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在海口考察和調研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時直言:“海口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極具競爭力”;2018年10月,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國際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期間,海口濕地保護作為全球城市濕地保護管理的最佳實踐的案例之一,在大會上作交流分享,得到了一眾國際濕地專家的認可和點贊;海口市代表團團長、副市長文斌作為全球首批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的城市代表,在締約方大會的濕地城市邊會上進行了發言,擴大了海口在濕地保護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了中國濕地保護強音……海口憑借優質的濕地資源和扎實的濕地保護恢復工作,最終成功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為全市人民捧回了一塊沉甸甸的生態“金字”招牌。
海口的生態文明成就得來不易。近年來,海口以城市更新為抓手,舉全市之力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濕地保護與恢復開展地如火如荼,濕地成就更是亮點紛呈。海口先后從美舍河、東西湖、大同溝、五源河、紅城湖等周邊市民居住集中的內河(湖)入手,涵養水資源、保障水安全、優化水循環、修復水生態、傳承水文化、營造水景觀,多措并舉治理城市水體,并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灣長制”,探索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理之路。海口在水體治理的過程中,不僅讓昔日被污染的水體變身今朝濕地景觀,也讓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水菜花、水蕨、野生稻的重要棲息繁殖地不斷得到保護,物種持續回歸,豐富了海口的生物多樣性,還有效地改善了全市濕地水質和環境,城市生態圈中不斷融入濕地生態,為百姓構筑了幸福美好的家園。
“近郊饒沃,品物贍博,七水渥野,一江護郭,疏瀹溝洫,渟滀湖泊,環帶村邑,襟接阡陌。”《海口賦》中如此描述海口過去的“水景”。自古以來,海口這個依河傍江望海、逐水而立的城市,濕地資源豐富。海口城區,特別是羊山地區,涌泉、深潭、淺灘、河流、沼澤縱橫交錯,海口“水城”美譽名副其實。
海口濕地類型獨特多樣。全市共有濕地資源43.6萬畝,濕地率達12.7%。在4個濕地類11個濕地型中,有全國唯一的熱帶火山熔巖地貌、演奏“水與火”交融樂章的羊山火山熔巖濕地;有被譽為“中國紅樹植物基因庫”的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水漫為洋、水退為田”,人類與濕地和諧共生的新舊溝濕地……數千年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勞作的先民與濕地共棲、與城市共生,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過程中創造出極具生態智慧的人類文明。
曾幾何時,海口城區水系遭污染,濕地面積減少。市民見水繞行,不愿親水娛樂。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海口以濕地的保護和修復為抓手,重塑新時代的濕地“再入城”。
2016年4月起,海南針對城市內河(湖)污染、違法建筑、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問題,專門推出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同年底,海口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為主線,持續推進32個水體治理工作,采取管網修復、截污納管、岸線修復等多種工程措施,加大城鎮內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促使海口水環境得到改善。
2017年2月,海口選取污染程度高、跨越最長的美舍河作為突破口,以“河長制”為抓手,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生態理念,全面推進水體治理。2018年8月12日,海口在鳳翔濕地公園生態科普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美舍河治理階段性完工。至此,短短一年多時間,美舍河治理取得階段性勝利,華麗變身為穿城而過景觀河,鳳翔濕地公園等沿河景觀也成為市民喜愛的休閑新場所。
除了美舍河的“破繭重生”,素有“海口之眸”美譽的三角池,曾因海口東西湖水質污染而一度褪色,經過綜合環境整治,三角池面貌翻天巨變,在提升海口城市顏值的同時,又繼續延續著城市發展的記憶;作為南渡江引水工程子項目之一的五源河,按照“生態水利工程和濕地公園”的模式治理,水質得到改善,不僅引來“最美小鳥”蜂虎筑巢棲息,還讓水蕨、原雞、藍胸秧雞、白額燕鷗等國家或省級重點保護動植物不斷持續回歸。海南省水務廳更是發函,將五源河生態治理作為先進經驗和典型向全省推廣;曾作為土地整理項目的潭豐洋被調整建設為濕地公園,保留了上萬畝的濕地資源,保護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菜花等的棲息地,更是讓生活在周邊的居民從濕地中獲益,打造人與濕地和諧共生的范例……
在完善濕地制度建設、加強濕地的保護管理方面,海口制定并實施的《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等3個文件,被原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轉發全國林業系統學習借鑒;出臺和實施了《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海口市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海口市濕地保護若干規定》等法規,為我市的濕地保護修復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編制及實施了《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首次提出了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規劃,填補了多用途管理區這一保護形式的空白;成立了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成為海南省首個濕地保護協會……
全市人民的努力沒有白費。2017年,美舍河和五源河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海口更是成為全球首批入選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城市。2018年6月,美舍河因治理良好榮登由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開展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光榮榜”。2018年10月25日,在《國際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海口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成為授牌儀式上第一個上臺領獎的城市,來自全球170多個國家以及1700多名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光榮時刻……目前,全市近3萬公頃濕地納入保護范圍,2個國家濕地公園、5個省級濕地公園、45個濕地保護小區和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正在加快規劃建設。濕地海口,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
?
相關鏈接:
亮燈后的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你見過嗎?(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