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年多前引進申請獲批,生活館設計幾易其稿,飼養員提前赴川培訓
熊貓入瓊背后的故事
大熊貓貢貢。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馮程 攝
去年,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申請,要引進大熊貓。經過多方評估和科學論證,該園于2017年9月終獲批準。
11月7日,海南迎接大熊貓的團隊趕赴成都,10日中午,兩只大熊貓抵達海南。
熊貓入瓊,最初有怎樣的設想,申請過程如何?它們對這里的氣候能否適應?它們的到來對海南而言有什么意義?
海南日報記者將為您講述熊貓落戶海南背后的故事。
氣候是否適合
是最令人擔憂的
熊貓生活館設計幾易其稿,既要保證熊貓所在區域溫度均低于25℃,也要保證空氣濕度在55%—65%之間
熊貓是國寶,很多人雖沒見過,但或多或少有些了解:熊貓喜歡在高山深谷,氣候溫涼潮濕的地方生活。
海南挺熱的,熊貓來了,能適應嗎?今年11月初,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要引進2只雄性大熊貓到海南的新聞一出,“熊貓粉”和群眾時刻關注,他們最擔憂的是氣候問題。
海南是否適合熊貓生活,這不僅是群眾關心的問題,更是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和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最關注的問題。
可像海南這樣氣候的地方,熊貓真的就沒辦法生活嗎?當然不是。此次去四川,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很多專家都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像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都引進了熊貓,更多朋友因此有機會了解、認識熊貓,熊貓科普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地開展。這些地方氣候與海南相近,他們可以,海南也可以。
去年,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申請,要引進大熊貓。經過多方評估和科學論證,該園于2017年9月終獲批準。到此時,萬里長征才邁出第一步。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有限公司董事長尚曉回憶說,熊貓是可以引進了,但如何克服海南天氣炎熱的問題,并解決熊貓住所,就成了一件大事。
從去年9月到今年8月,國家相關部門、大熊貓保護研究相關專家多次來海南進行考察調研。他們認為,海南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熊貓生活的基礎條件,海口空氣濕潤,平均溫度25℃左右,只需在居住場所上下些功夫,就可以滿足熊貓的生活條件。
建成一個好的熊貓生活館至關重要。尚曉介紹,在海南與四川專家的規劃設計下,幾易其稿,“熊貓世界”場館耗時一年最終建成。這個新家根據海南氣候特點進行設計,不僅盡量模擬大熊貓野外棲息地的環境,也充分考慮熊貓的生活習性,既保證熊貓所在區域溫度均低于25℃,也保證空氣濕度在55%—65%之間。
大熊貓舜舜。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馮程 攝
運國寶是大事,要敲定運輸中各個細節
3名飼養員將一同照料熊貓貢貢和舜舜,陪伴它們盡快適應 海南生活
貢貢、舜舜生活習性如何、生活住所什么樣、運輸過程要注意哪些細節?為了解這些信息,7日至9日,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及海南媒體代表赴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以下簡稱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記錄它們在雅安的生活,商討熊貓運輸事宜。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見到貢貢、舜舜。”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總監陳震江說,即使很多該協調的、該準備的早已安排妥當,大家還是既緊張又興奮,“運送國寶是大事。這次來雅安,就是要敲定運輸和接機的各個細節,交接熊貓檔案,必須全程參與,才安心”。
出發前,四川雅安下起了綿柔小雨,氣溫不到10℃。裝籠前,貢貢和舜舜全然不被要出遠門這件事情影響。守著一堆新鮮的竹子,舜舜旁若無人地吃了起來,貢貢則漫不經心地掰著竹子、撓著癢癢,萌翻眾人。
就像父母為遠行的孩子準備零食一樣,這次貢貢和舜舜出遠門,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營養師就特別備好了窩窩頭,讓它們在路上、在海南也可以吃到“熟悉的味道”。“準備窩窩頭,主要是想在飲食上幫助兩兄弟順利度過由川入瓊的適應期。”營養師周詳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窩窩頭是用大米粉、黃豆粉、玉米粉等谷物,混著食鹽、植物油以及含鈣的飼料制成的,可以補充熊貓所需的營養物質,是除了竹子、竹筍、胡蘿卜、蘋果以外,貢貢和舜舜最愛的食物。
跟著兩只熊貓上車、上飛機的還有20多公斤竹筍。抵達海口后,海南日報記者看到這些裝進籠的竹筍已被吃得干干凈凈。“食欲不錯,就說明它們對這趟旅途很適應,狀態不錯。”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飼養員許林說。
許林是基地特別選派的飼養員,不僅在旅途中照看貢貢和舜舜,而且要在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至少工作3個月,與動植物園的新手飼養員李玉錦、符永毅一同照料兄弟倆,陪伴它們盡快適應海南生活。
據了解,為了讓大熊貓吃得更好,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特備了三個品種的海南本地竹,供它們挑選,愛吃哪個吃哪個。他們也將從四川特運一些竹子來,幫助熊貓度過適應期。
11月10日,貢貢和舜舜順利抵瓊。 記者 張杰 攝
如何當好合格的熊貓“鏟屎官”?
兩名飼養員被提前派往臥龍大熊貓基地,花了3個月時間學習如何養好大熊貓
“為什么投喂胡蘿卜時,舜舜不會立刻吃呢?總還要等一等。”“它知道飼養員很快就會投喂自己最愛的窩窩頭,便心存僥幸,覺得等等就不用吃胡蘿卜,直接吃窩窩頭。所以我們一定要等它吃完胡蘿卜后,再喂窩窩頭。”在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一有機會,李玉錦和符永毅就向許林“取經”,牢牢記下兩只熊貓的飲食習慣、性格喜好、身體狀況等。
今年4月,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就特別選派了業務能力強、有愛心的李玉錦和符永毅,前往臥龍大熊貓基地,花3個月時間學習如何飼養好大熊貓。
怎樣才能當好一名合格的熊貓“鏟屎官”?雖然他們三人之前沒有一起共事過,卻都有同樣的感悟:那就是要將愛心飼養進行到底,要有責任心、要細心,要讀懂大熊貓,要像愛孩子一樣愛熊貓。
“我們新手上路,總有很多不明白的,多虧了有許老師在。”李玉錦說,想要照顧好熊貓,不光有愛心,還得有過硬的本領。這些天,她和符永毅一樣,既激動又倍感壓力,“許老師可以通過細微觀察發現大熊貓的變化,這一點我們還要不斷學習。”
全國大熊貓數量并不多,符永毅覺得身為一名飼養員,能照顧熊貓簡直是“三生有幸”,尤其對于海南的動物飼養員來說,就更難得了。“這一次熊貓落戶海南,是一個機會和平臺,讓我有幸照顧熊貓,一步步成為更好的飼養員。”符永毅說。
海南和四川的這份情誼,與熊貓息息相關。對于這次際遇,許林也覺得妙不可言。“這次來海南照顧熊貓,是我主動報名的。”許林說,自己一直很想體驗在海南的生活,這次機會不僅滿足了她的愿望,又讓她可以多和貢貢、舜舜待一段時間。
兩只熊貓的名片效應
海南正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寶的落戶將吸引更多國際友人關注和到訪
得知貢貢和舜舜10日上午抵達海口,海南“熊貓粉”柯小佳夫妻倆帶著4個月的寶寶一大早就趕來接機。“熊貓無敵可愛,愛熊貓就要從娃娃抓起。”她笑說自己愛上熊貓后,就更關注熊貓的生存環境,愿意呼吁更多人保護它們。
“想要更好地保護熊貓,首先需要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它。”尚曉說,每個動物園都有一個“熊貓夢”。作為一個和動物打了20多年交道的“動物園園長”,她始終盼著能將熊貓引進到海南,讓想看熊貓而一直未能去看的人如愿。
據第四次全國大熊貓普查,目前,全國野生大熊貓僅有1800余只,如何成功挽救大熊貓家族,成為大熊貓保護事業中的一道難題。為此,人類一直在努力,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開展公眾教育。
“圈養大熊貓種群的壯大,滿足了很多人近距離觀看大熊貓的愿望,激發了很多人參與大熊貓保護工作的欲望。”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動物管理部有關負責人周宇認為,此次貢貢和舜舜從雅安搬到海口,就是在積極開展熊貓異地科普,讓更多海南朋友了解大熊貓的同時,鼓勵更多人保護大熊貓,保護生物多樣性。
對貢貢和舜舜而言,來海南生活,是全新的使命和體驗;對海南來說,這對熊貓兄弟的到來,擦亮了海南的旅游名片。
“我們知道,貢貢和舜舜要在海南安家了!”在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海南日報記者碰到了來自上海的周皓月和來自四川的吳倩,出于關心兄弟倆未來的生活,這兩位“熊貓粉”常到網上搜索有關海南的情況。她們說,有機會就要來海口看望貢貢和舜舜,感受極具海南特色的“熊貓世界”,再來一場海口深度游。
說到熊貓的象征和名片效應,就不免讓人想到以熊貓為吉祥物的首屆進口博覽會。“在國際盛會上,熊貓就是最靚麗的名片。”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有關負責人認為,熊貓落戶海南,不僅提升了海南的關注度,也豐富了海南的旅游項目。當前,海南正在建設自貿區和自貿港,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這樣具有魅力的國寶,相信會吸引更多國際友人的關注和到訪。
?
?
相關鏈接:
在海口安家!國寶熊貓正式入住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