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污染防控問題引關注,專家為公眾答疑解惑
煙氣排放嚴于國標和歐盟標準
廠區門口公布實時數據接受公眾監督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燒廠外景(圖片由垃圾焚燒廠提供)
海南大學學子在廠內參觀(圖片由垃圾焚燒廠提供)
近期,位于澄邁縣老城經濟開發區南二環路的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以下簡稱“垃圾焚燒廠”)因實際需求須擴建,引起周邊居民的關注。
垃圾焚燒廠擴建的原因是什么?垃圾焚燒處理技術達到何種水平?該片區空氣質量情況如何?帶著一系列大眾關心的問題,11月16日,南國都市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從科學專業的角度為公眾解除心中疑惑。
目前,海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實施定期向公眾開放,也在其廠區外大門口設置了大屏幕電子顯示屏,在線顯示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氫等數據,以接受公眾監督。
擴建原因
海口現有垃圾焚燒廠超負荷運行
根據海口市環境衛生管理局提供的實際數據,自2012年來,海口市及澄邁縣垃圾年增長率在10%左右,目前每天有約700噸原生垃圾無法通過焚燒處理,只能進入旁邊的顏春嶺垃圾填埋場。
而當地填埋場填埋庫區總容積1019萬立方米,設計處理規模1000噸/日,若仍無新增垃圾末端處置能力,預計只能再用兩年半就須封場停用。而預計到2020年,需運輸到海口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置的生活垃圾量可達到4460噸/日,而現有垃圾焚燒廠處理能力僅2400噸/日,根本難以滿足海口、澄邁兩地發展需求。破解“垃圾圍城”困境,海口垃圾焚燒廠三期擴建工作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擴建垃圾焚燒廠已列入規劃
據了解,三期擴建工程已納入《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規劃(2018-2030)》近期實施項目,符合我省規劃布局要求;海口三期擴建項目也是落實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17年12月向海南省反饋的督查意見,即要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海口垃圾焚燒廠三期工程建設工作。
同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方式,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比較成熟的技術,無害化徹底、減容效果好和資源化率高等優點。而垃圾填埋方式則有占用土地多、滲濾液難處理、惡臭相對較難控制等缺陷和不足。隨著我省開始建設自貿試驗區和特色自貿港,土地資源更顯珍貴和緊缺,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場地選擇也越來越困難。
“三期擴建工程的建成有助于實現顏春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逐漸封場,并逐步解決填埋場目前存在的環境隱患。”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處有關負責人說。
技術力量
煙氣排放嚴于國標和歐盟2010標準
據專家介紹,擴建的三期項目擬采取的煙氣處理工藝為“SNCR(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旋轉噴霧半干法+干法脫酸+活性炭噴射吸附+布袋除塵器+濕法脫酸+SCR(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的組合工藝,可通過先進技術手段來控制、消減煙氣中污染物的排放。
“該工藝成熟可靠,可確保煙氣排放指標滿足我省于今年8月初發布相關規定的排放限值,嚴于國標和歐盟2010標準,該處理工藝已成功用于我國多個地區。”有關專家稱。
那么,如何控制垃圾焚燒廠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噁英?
據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環評中心有關專家介紹,主要從工藝、設備、燃燒條件等方面控制二噁英的生成。針對垃圾特性設計合適的焚燒爐爐膛和爐排結構,使垃圾充分燃燒;采用先進、完善和可靠的全套自動控制系統,并合理控制助燃空氣的風量、溫度和注入位置,保證焚燒爐出口煙氣的足夠溫度、煙氣在燃燒室內停留足夠的時間、燃燒過程中適當的湍流和過量的空氣。
因此,焚燒廠在正常運行達標排放的情況下,是不會對周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的,公眾處于這樣的環境空氣中是安全的。
空氣質量
近兩年老城空氣質量總體優良
海口垃圾焚燒廠的運行是否對該片區空氣質量帶來污染,海南省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和設在老城開發區的3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監測數據,給出了客觀的說法。
記者在海南省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看到,目前運營的海口垃圾焚燒發電廠排放的污染物有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氫等5項污染因子,均列入自動監控管理,通過不間斷的自動監測分析,對其排放的污染物進行實時管控。11月以來,海口垃圾焚燒廠的上述5項污染物因子的小時濃度、日均濃度值均達到《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穩定達標排放。
空氣質量方面,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監測室副主任徐文帥介紹,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分別在開發區管委會、漢能光伏、頭甸村建立了3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今年1月1日至11月14日,老城經濟開發區空氣質量總體優良,三個子站空氣質量優良率均超過90%,分別為93.9%、96.7%和96.9%。各項污染物指標均達標,且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國家標準濃度限值。
政府監管
在線監控和不定期抽查“雙監管”
雖然垃圾焚燒是成熟可靠的垃圾處理技術,但相關職能部門如何監管,可確保企業依法依規生產,保護生態環境不受影響?
對此,省生態環境監察總隊自動監控管理和排污收費科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對我省現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運營監管主要通過焚燒廠煙氣排放監測數據與環保部門實時聯網,做到在線監測。同時,環保部門按季度對焚燒廠產生的煙氣、廢水等開展監督性監測以及不定期的抽測,一旦發現超標數據將自動發出“超標預警提示”,以短信形式發送相關信息至屬地市縣在線監控負責人手機中,確保及時發現問題、排除異常。此外,企業也會定期不定期的開展自行監測工作。目前,海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實施定期向公眾開放,以接受公眾監督。
下一步,在日常監管工作中,還將進一步把垃圾計量、焚燒溫度等各生產環節和污染物排放作為監控重點;若發現企業超標排放行為,將嚴格依法進行處罰,同時環保部門也鼓勵相關企業通過公眾開放等方式,與周邊居民及社會公眾開展良性互動,接受公眾監督。
他山之石
垃圾焚燒是國內外垃圾處理主流方式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是國家住建部《生活垃圾焚燒技術指南》推薦的垃圾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從國內大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乃至國外看,生活垃圾處理的主流方式都是焚燒處理。
垃圾焚燒在國際上已有100多年歷史,管理規范比較完善、技術相對成熟可靠。目前發達國家大型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處理方式是焚燒,歐盟19個國家共建有焚燒廠幾百座。美國雖然土地遼闊,但仍有上百座垃圾焚燒廠。尤其是土地資源稀缺、經濟發達、人口較多的城市。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將擴建、新建9個大中型垃圾焚燒處理基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