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勇當先鋒 做好表率|抓住新時期發展機遇 擦亮鳳翔亮麗名片
——訪瓊山區鳳翔街道工委書記何曉濤
鳳翔濕地公園里,市民享受大自然的氣息;美舍河旁市民看花開聽鳥鳴;鳳翔學校、丁村污水處理廠、玉龍泉濕地公園等一批涉及民生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鳳翔街道辦轄區約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生態環境一流,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正在描繪一幅新時代的動人畫卷,轄區9萬多人的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
生態環境大變樣
居民幸福感提升
11月18日晚,鳳翔濕地公園里,市民在悠閑地跳廣場舞。瓊山區鳳翔街道工委書記何曉濤至今清楚地記得,這里以前是一片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溪河荒地,如今已經蝶變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鳳翔濕地公園位于鳳翔街道轄區內。何曉濤表示,鳳翔街道充分發揮黨建推動項目的建設作用。短短7天內,黨員干部就做通28家商鋪和租戶的思想工作,15天內完成全部搬遷;僅1個月,項目完成南區用地493.28畝的土地征收,簽訂地上附屬物協議155宗,遷墳603座。目前,鳳翔濕地公園北岸的拆遷工作已取得一定進展,力爭今年底之前能完成北岸建設工作。
經過整治后的美舍河摘掉了“臭水河”的帽子,河水清澈給沿岸居民帶來福利。美舍河有8公里多長位于鳳翔街道轄區。何曉濤直言,為了保護好這條“母親河”,鳳翔街道辦制定《鳳翔街道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方案》,建立街道、村(居)二級河長制體系,街級河長每周至少巡河一次,村(居)級河長每周至少巡河兩次;11支由街道和村(居)工作人員、熱心環保人士等組成的鐵桿巡河志愿服務隊,對美舍河進行全天候巡查,形成常態化巡河機制;志愿服務隊還對河道內和河邊的垃圾進行清理,用實際行動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試點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群眾享受政策“紅利”
“現在轄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好了,腰包也鼓起來了。”何曉濤表示,自2017年9月,被列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以來,鳳翔街道辦先行先試,因村施策,扎實穩妥推進五岳村和邁瀛社區邁瀛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制度支撐。“試點過程中,鳳翔街道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為瓊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總結出‘6666’工作流程,即6個階段、6次會議、6榜公示、6次上報。”何曉濤說,經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五岳村委會尚道村2017年下半年集體資產經營性收益108.59萬元,扣除集體提留后,人均分紅650元。
今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在鳳翔街道全面鋪開。何曉濤表示,那央、紅星、石塔、儒逢4個村已按照時間節點全部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通過試點,不僅賦予了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強化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也為全省全面鋪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借鑒與參考。”何曉濤說。
重點項目全面開花
抓機遇迎來大發展
“鳳翔街道要牢牢抓住當前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契機,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切實保障民生。”何曉濤坦言,目前鳳翔學校、金龍新城項目、海口融創天億三公里健康生態城、丁村污水處理廠等一批涉及民生項目已經在轄區落戶。
何曉濤表示,鳳翔街道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強化措施,以責任抓落實,全力保障省、市、區等民生發展重點工程快速推進。目前,鳳翔街道辦完成金龍新城項目292.254畝的土地征收協議簽訂工作;完成海口融創天億三公里健康生態城項目11個墳墓的搬遷工作;完成玉龍泉濕地公園84.88畝集體土地青苗補償協議的簽訂工作,確保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
?
相關鏈接:
亮燈后的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你見過嗎?(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